中小企業ESG/玩艸植造 草吸管超環保

分享本文


玩艸植造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柏燊(右一)在博覽會現場為參觀的民眾解說草吸管。記者蔡宗儒/攝影

天然水草做成的吸管,今年開始在台灣高鐵列車上索取得到。純天然的蒲草吸管,是「玩艸植造」幾乎踏破鐵鞋,才找到的環保解方。綠色的草吸管,同時吸引了星巴克、肯德基等全球知名連鎖餐飲品牌關注的目光。

蒲草屬於多年生莎草科植物,每公頃約可生產2,000萬支草吸管,最大優點是「零塑膠添加,可自然分解」,對環境的影響猶如一片落葉。

蒲草零塑成新解方

玩艸植造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柏燊指出,蒲草本身與加工後的廢棄物(吸管廢料),除了丟回田裡,他們也利用藻類技術製成可自然分解的「蒲藻餐具」,同樣鎖定一次性使用餐具市場,希望能夠取代在超市和量販店盛裝試喫食物的餐盤。

目前採用玩艸植造蒲草吸管的永續餐飲店家已超過1,000家,包括餐廳、店、酒吧等業者,且持續使用中。

由於蒲草屬於「非翻土農業」,收割不翻土,土壤碳匯潛力巨大,搭配友善農耕與低碳製程,每支吸管可產生「淨負碳排」,同時對於生態復育也有助益。

ESG課題催生商機

尋草之路難行,回首這一路走來,考驗似乎沒停過。創業初期,市場的接受度是最大的挑戰,疫情期間更是雪上加霜;至今,總算靠努力讓自己活下來了。隨著減塑、減碳與企業ESG浪潮排山倒海而來,帶動龐大商機,面對大好機會,但資金與產能都是玩艸植造亟需克服的新課題。

草吸管的誕生,最早源自經營桌遊咖啡店的痛點。

陳柏燊回想,他在宜蘭開了第一間桌遊咖啡店,「我們堅持一個初衷,就是盡量少用一次性的塑膠用品」。咖啡店裡以玻璃吸管和鋼吸管取代塑膠吸管,可是客人的接受度蠻低的,大多數人擔心洗不乾淨,有衛生疑慮。

有七成的消費者會詢問:「你可不可以給我一次性的吸管?」陳柏燊表示,他們嘗試不同材質的一次性吸管,都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結果。紙吸管,容易軟爛,經常有客訴;甘蔗渣吸管,其成分含有生物塑料(PLA),是假環保;麥稈吸管太細、太脆,也不是好的選項。

2017年,陳柏燊和技術夥伴林泳易在雜誌看到蒲草吸管的報導,就此踏上永續的不歸路。他們拿著雜誌照片飛抵越南,將近兩天跑遍快一百家店,還特地到湄公河河畔找蒲草,千辛萬苦找到一家小廠,帶了多箱蒲草吸管回台。但當時的進貨價很貴,一支蒲草吸管近4元,即使大量進貨,只能降到一支2.5元。

為了降低成本,他們嘗試研發、生產台灣版的草吸管。林泳易找了七、八十種植物進行測試,包括空心菜、稻稈、麥稈、竹子、蘆葦等,但都卡在加工複雜的問題,無法成功。後來,老天眷顧,他們在南投找到了在台灣生長的蒲草。

陳柏燊和林泳易將蒲草帶到宜蘭開始測試復耕,當時曾請教多位學者專家,包括從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退休的黃朝慶博士。

找農友合作創雙贏

黃朝慶提到,他念小學時剛好遇到瓊麻繩被尼龍繩大量取代,至今仍有深刻的感觸,天然材質打不過大量製造的化工製品。如今,天然材質又在環保潮流下受重視,復古等於環保。台灣每年至少使用30億支塑膠吸管,這些年輕人在宜蘭種蒲草,希望以天然蒲草吸管取代塑膠吸管的夢想,讓他很感動。

玩艸植造於2020年正式成軍,先透過募資帶動消費者的認知,新的品牌和網站也準備就緒了,沒想到卻碰上疫情爆發。

「我們還是努力地想活下來,」陳柏燊說,除了活化棄耕地種植蒲草,積極尋找合作的農友,在疫情嚴重的那兩年,他們也努力研究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盡其所能要做出便宜的草吸管。現在每支蒲草吸管的價格已降到0.4-0.6元,接近紙吸管的售價。

除了宜蘭有小面積的基地之外,玩艸植造目前在台南、屏東等地大概有六公頃的田地,約有七、八個契作農友,並和高雄區及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合作農作機具的設計研發,將於未來投入農業現場,節省契作農民的人力支出;從蒲草的清洗、裁切、通管、乾燥到殺菌,在生產草吸管的自動化過程中也持續改良。

守護地球環境,從小小吸管開始,卻能帶來大大改變。玩艸植造自2020年起透過紅外線自動相機觀察到,蒲草田區有數十種野生動物出沒,包括蜻蜓、青蛙、水鳥和多種動物,展現當地生態的豐富性,反映出蒲草田區健康的生態系統。

「全球減塑、減碳與企業ESG浪潮正在浪尖上,我們感受到大環境的變化,但最擔心的是沒有足夠的資金,以及產能跟不上龐大的市場需求。」陳柏燊說。

因應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消失的風險,玩艸植造今年6月開始邀請企業加入為期三年的「台灣蒲草田認養計畫」,已獲遠雄海洋公園、伊日生活、欣興電子(3037)、氣機科技等公司響應,未來希望能有更多企業加入支持,攜手「玩出植物永續價值,讓世界更美好」。

玩艸植造的ESG心法
玩艸植造的ESG心法


標題:中小企業ESG/玩艸植造 草吸管超環保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