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農博士馬聿安(右)與老農民共同打造有機農法,讓土地獲得友善對待,也埋下發展自然碳匯契機。(圖/鏡週刊提供,下同)
圖、文/鏡週刊
聽聞台積電的圈碳之舉,馬聿安的心中充滿許多感動。「你想想,那大半一輩子認真照顧土地的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與我有何哉?」馬聿安隨口講出的話,其實是夏商時的《擊壤歌》,隱含安分守己的農民自給自足,與當權者的治理並無太大關連,「沒想到他們在有之年竟然成為台積電推動永續的夥伴。」馬聿安說。
馬聿安回想,2015年全聯一跟中都簽約,就曾有7旬的農民馬上興奮打給台北孫子:「緊去買,黑豆花系阿公種的喔(台語發音)。」而在這之前,他邀請農民種黃豆,有人曾直接打槍說:「進口黃豆這麼便宜,可行嗎?」
「其實上架在全聯的豆花,根本沒有任何一個老農的名字在上面,但農民不在意、也不在乎豆花賣多少錢,但這種價值感被延伸,賣給全聯他可以嘴,嘴得不得了!」馬聿安強調,如今的自然碳匯跟當年很像,其中一點就是自然農匯讓台灣農民搭上全球的趨勢潮流,價值有了新的傳遞能力,這對他們來說就是無比的新驕傲。
何以「有機農業」會被視為土壤碳匯的最佳途徑?「因為溫室氣體排放來源不只二氧化碳,農作過程產生的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其捕獲熱量的能力還比二氧化碳高出28倍與265倍。」陳琦玲向本刊解釋。
「這些氣體通常容易在栽培水稻、飼養牛隻(反芻)、使用化學肥大量釋出,若能妥善處理,可望大大降低地球升溫風險,成為碳匯來源。」陳琦玲指出。
「另外,土壤本身是很好的二氧化碳吸收植體,增加有機質也能提高土壤固碳能力。」陳琦玲表示,農業的土讓碳匯,可透過消極減排與積極增匯完成,這就是有機農業的觀念,舉凡減少機械對土壤的擾動、輪作間作,或用草生栽培、提高有機肥料,都能達到土壤碳匯的累積。
然而,想種碳金,將碳匯轉換成碳權,而且最後還要符合成本效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陳琦玲嚴肅地說,儘管土壤透過減碳與增匯的管道多元,但碳權的申請流程嚴謹複雜;此外,若順利轉成碳權取得交易價值,仍得評估申請專案的成本劃算與否。
陳琦玲粗估以每公噸1千新台幣(以下同)的碳權推算,若每公頃少施10包化學肥料,約可帶來9百元的碳權價值;若用有機農作提高碳匯,每公頃每年可帶來1,800-2,000元的碳價,以台灣土耕面積80萬公頃估算,光這兩種碳匯潛在碳權價值約24億元。
針對自然碳權,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向本刊表示,即便是Gold Standard(GS)或VCS(Verified Carbon Standard),這兩大國際間廣泛申請碳權的黃金認證機構,在碳匯方法學上也曾引發漂綠爭議,而遭外界挑戰。顯示自然碳匯申請的確不易且門檻不低。
農民邁向碳匯的這條路上,現在就剩下最關鍵的量化(方法學),「中都提供長期契作的一條龍服務,在未來量化的完整度會很高,而且也是能規模化的一大優勢。」當農業成為碳匯主角,馬聿安將攜手這群多年打拚的夥伴,再攀巔峰。
▲專家指出,自然碳匯要轉換成碳權,方法學的認證界定相當嚴謹,還得符合成本效益。
更多鏡週刊報導
標題:老農竟成「台積電」夥伴 潛在價值高達24億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