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外機構通過拆解分析出其物料成本。其中256GB容量的iPhone 13 Pro Max,售價1199美元,物料成本438美元,成本佔比36.5%,粗略算的話,蘋果賣出一臺的毛利潤有4800元左右。iPhone 13 512GB售價1099美元,物料成本約407美元,成本佔比37.1%。
對比小米、三星、華為、谷歌、索尼等廠商的旗艦機,蘋果的成本佔比依然是最低,也就是利潤率最高。不過,和十年前iPhone 4/4s時代的23%相比,實際上蘋果賺的利潤率還低了。
在iPhone 13 Pro Max的所有元件中,正面的這塊6.7英寸OLED顯示屏造價最高,達到了105美元(包含螢幕蓋板康寧玻璃),其次是三攝鏡頭模組,大概77美元。一顆A15處理器的造價約45美元,排在第三位。
此外,據早前多方訊息顯示,iPhone SE3推遲到2024年釋出,螢幕是LCD,尺寸在5.7-6.1英寸之間,但是外觀相比前代可以說是巨大的變化。
近日就有海外網友曝光了iPhone SE3的概念渲染圖,其中顯示該機將首次引入劉海屏方案,實現全面屏效果,通過屏佔比的提升能在小尺寸機身上展示更多內容,由於該機的市場定位不同,所以在影像方面有所閹割,僅配備了單攝,能滿足日常的基本需求。
從圖片來看iPhone SE3似乎採用了直面螢幕+直角中框的方案,這就意味著該機可能將會使用iPhone 12系列的模具。
由於LCD屏下指紋技術尚未量產商用,而且其屏下指紋技術體驗不及OLED螢幕指紋,因此蘋果iPhone SE 3上使用大尺寸LCD螢幕的話,那麼指紋識別要麼放到側邊,要麼會像iPhone XR那樣使用Face ID替代指紋識別。
至於售價方面,有爆料稱iPhone SE3預計將推出兩個版本,其中低配版售價為499 美元 (約為3226元人民幣),高配版為699美元 (約為4519元人民幣)。屆時,iPhone SE3也將成為有史以來最便宜的5G iPhone手機,可能會對中端的安卓手機市場造成不小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