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北京吉普”,一定是數代人引以為豪的回憶。因為大多數人的越野記憶始於它龐大保有量的產品,可以說是這個品牌開啟了國人的越野歷程。可是您知道它背後的曲折故事嗎?今天小編就為您講述這個故事。
合資車企的開端
應該說,北京吉普是真正中國的第一家合資車企。促成當時歸屬雷諾的AMC(美國汽車公司),也就是Jeep商標的持有者與北汽成立合資公司的原因有二。一是雷諾認為其旗下的AMC旗下產品處於困境,急需向新興市場尋求銷路;二是美籍華人沈堅白的不懈努力。前者的主要誘因是爆發於上世紀70年代末的石油危機,後者則值得一說——包括長城飯店、落戶湖北的美國技術密封膠圈生產線、重慶及瀋陽兩條鋁合金生產線是沈堅白創立的友升國際公司的得意之作。
咱們書歸正題,推動當年的北京汽車製造廠與AMC合資共同設立北京吉普的最終決策者,是時任國務委員、對外經貿部部長的陳慕華。因為當時非生產資料的車型,例如轎車的合資生產就受到了種種阻撓,生產越野車的北京吉普的成立也並非一帆風順。最終,1983年5月5日,在多方促進下,北京汽車製造廠與AMC終於在人民大會堂簽約成立合資公司“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註冊資金5103萬美元,北京汽車製造廠負責提供廠房、設施,並提供660萬美元資金,佔合資公司68.65%的股比;AMC則提供技術、車型智慧財產權、零部件供應資源等,並提供800萬美元資金,佔合資公司31.25%的股比。
成立合資公司之初,還有一點小插曲,當時美方首先提供了Jeep CJ系列車型的圖紙、樣車、零部件。但就在車輛投產前夕,美方將首發車型改為1983年美國年度車型切諾基XJ。自1984年1月15日,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正式開業,首發車型就是以SKD方式生產的,日後被大家成為“小切”的切諾基XJ。翌年,由美國運來的全新生產線除錯完畢,形成了年產7000輛切諾基的生產能力。切諾基的生產也在由SKD、CKD轉變為一部分走向國產化的時代。截至1993年,北京吉普切諾基的國產化率已達到60%左右。
北京吉普切諾基的售價為16-30萬元,而BJ212的售價當時僅為2萬元左右,所以初期並沒有太高銷量。整個1985年,北京吉普共生產汽車21262輛,其中切諾基BJ213只生產了262輛,其他都是BJ212。1986年上半年,國家調整散件進口政策後,北京吉普因一時不能適應變化,曾一度停產,但國家相關部門沒有放棄這一尚在成長期的中國合資汽車第一專案,經過國家多部門會商協調,北京吉普專案得以繼續推進。
此後,北京吉普彷彿開啟了鳳凰涅槃般的歷程。1988年開始,北京吉普先後投入數億元對生產線等進行技術改造。1993年,北京吉普推出了價格在10萬元左右的BJ7250兩驅版車型,將切諾基的售價拉低至10萬元左右。終於,在1995年,北京吉普迎來了年銷6.2萬輛的高光時刻。
合資為北汽自主車型帶來什麼?
與此同時,北汽的開山之作BJ212也在不斷吸收AMC帶來的美國技術不斷進化。從BJ212、BJ212L,到1988年開始《汽車產品型號編制規則》(GB9417-88)頒佈,汽車型號變為四位數後,北京吉普在BJ212的基礎上又開發了BJ2020系列車型,北京吉普實現了合資車型和自主車型齊頭並進的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吉普在BJ2020的平臺上吸收切諾基的發動機、分動箱與前後橋技術(北泰懸架生產的仿切諾基車橋),搭配北京齒輪廠靈山牌鐵殼5MT變速箱或唐山愛信鋁殼5MT研發出BJ2020VE,並以這款車衝擊日本和巴基斯坦市場,也成就了北京吉普在國際市場上的一段佳話。甚至日本越野玩家目前對這款車依舊視若珍寶。
實際上,北京吉普早在1998年前後就向市場上推出了全面吸收切諾基技術,並且一改此前BJ2020系列車型圓形大燈,不加修飾的鐵質前槓,改用方形大燈和帶有包角的前槓的BJ2020V系列首發軟頂車型BJ2020VA/VB。
甚至,在合資期間,北京吉普BJ2020系列車型的全新車型BJ2020T(陸迪),甚至由兼併了AMC的克萊斯勒公司設計中心的設計師菲利普·E·佩恩(下圖中左)操刀完成,它的外形、前後兩段可拆卸的硬頂都具有當時牧馬人YJ的風範。另一方面,北京吉普又通過美國工程師,為BJ2020車系開發了全新車身架構,使其空間與通過性不斷優化。所以這款20是美國人設計的!
BJ2020隨著切諾基車系不斷進化的思路一直延續到BJ2020的終極版本BJ2020VJ/VAJ軍車上。可以說,通過引進切諾基技術,讓BJ2020車系的生命得到了極大程度上的延續。
新千年,快車道
進入新千年,北京吉普走向了全新的發展道路,隨著中國加入WTO,更多全新車型落戶北京吉普,為合資公司帶來全新發展機會。
隨著2000年,Jeep母公司克萊斯勒併購了33.4%三菱汽車的股份。北京吉普這一合資公司迎來了新的生機。2002年6月4日,三菱汽車與北京吉普簽署了協議。從2003年第一季度開始,北京吉普開始生產三菱帕傑羅sport,協議包括該車生產的全套技術檔案和27項技術專利使用權,並正式命名為北汽三菱帕傑羅速跑。自此,三菱品牌被正式引入北京吉普。與Jeep、北京兩個品牌共同征戰國內越野車市場。
此後,北京吉普還引入了三菱歐藍德這一具有全新理念的城市SUV(當時官方稱之為CUV),給國內的汽車消費者帶來煥然一新的汽車生活。
幾乎與此同時,北京吉普於2001年引入當時Jeep品牌旗下最高階產品大切諾基WJ,具有4.7L V8發動機的動力配置在當時國產越野車中絕對是絕無僅有的。
2003年,已在國內生產20年的北京吉普首發車型切諾基XJ也迎來了全面技術升級——車頭造型全新設計,一體式晶鑽大燈搭配聚碳酸酯燈罩,與梯形中網一道與時俱進,同時以北美版車型97款切諾基XJ內飾全面替代原來80年代的內飾。但遺憾的是,此次升級僅保留2.5L車型,4.0L六缸車型被全面取消。新車也有了一個“符合排量”的名字——Jeep 2500。2005年,北京吉普又在原切諾基C498QA1電噴發動機的基礎上增大活塞行程,開發出2.7L排量的C498QA3D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96kW,最大扭矩也提升至232N·m,和原來2.5L排量車型相比有了非常大的進步。搭載這款發動機的車型也被稱為Jeep2700。
甚至北京吉普還用三菱技術改造切諾基——利用三菱4G64 2.4L發動機,北京吉普生產了“史上最省油切諾基”。這幾次技術升級,也讓切諾基XJ系列車型生產到了北京吉普的最後時刻,甚至在北京賓士-戴克創立後,順義工廠未正式投產賓士品牌車型前,Jeep2700還在這家工廠試生產過。
輝煌後的落幕
隨著上文我們提到的北京賓士-戴克的成立,以及突發的美國次貸危機,克萊斯勒成了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的棄兒。Jeep和三菱的相關越野車型也就相繼停產。而後合資公司變成北京賓士,以及北汽集團整體搬遷至順義,位於北京東三環垂楊柳的北京吉普廠房被整體打包,變成住宅與商業地產用地。只有原址上建設的北汽雙井文創園在原址上無聲地講述著中國第一家合資車企往日的榮光。
再後來,北京吉普的遺產一部分被北京汽車製造廠有限公司,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北廠繼承,比方說Jeep2500換裝國產491發動機搖身一變變成北汽騎士。後來北廠完成私有化,但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後續我們再講。而原來北京吉普的正統血統被北汽集團繼續發揚光大,推出了北京越野品牌,BJ40、BJ80、BJ30、BJ90等新產品的問世,似乎又讓人看到了往日北京吉普的榮耀。
好了,本期越野故事就講到這了,歡迎在留言區告訴大家您與北京吉普的回憶,您將有機會獲得越野禮品一份!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敢動派”,與我互動。更多內容請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敢動派”
看過的朋友一定請點下邊的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