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夢想有一間房安身立命,對重度以上的身心障礙者而言,想要有一張機構的牀位,都是奢求。排隊五到十年,甚至排到死,都未必能如願,很明顯是制度失靈。
全台教養院有三千多人在排隊,不重複排隊人數將近一千五百人,很多人都重複排隊,反映出障礙者與照顧家屬的不安全感,不知道候牀要等多久,只好多排幾家,但也有人等不及,排到牀卻已離開人世。社工口中的個案故事,言談間都是哀傷。
教養院大塞車,不只是正在排隊的上千個家庭的痛,每年特教學校畢業生離校,就得面臨候牀困境,因為工作受傷、酒駕車禍或中風癱瘓的後天障礙者越來越多。這些你我老後可能得面對的問題,是否也要跟著排到天荒地老?
追根究柢就是「缺工」,照顧招不到新血,現有人力又被長照服務高薪搶走,教養院面臨「內憂外患」。事實上各行業都在搶人,身障住宿機構搶不過其他行業,應打破僵化制度,讓用人應更具彈性。
年輕人不想加入照顧行業,中高齡者想再就業,無法擔任全職工作,但每周工作二、三天,或者利用半天空檔投入就業,在大缺工的年代,這些人力更應善加利用。
有了新血進來,才有辦法增牀、多收人。衛福部規畫在二○二八年增加上千個住宿型牀位,還要開辦各縣市社宅的社區服務,眼下人力問題若不先解決,恐又淪為畫大餅。
目前教養院牀位流動率宛如「一灘死水」,只要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年滿十八歲,符合障礙別和程度,排到就能住進去,而且幾乎是住一輩子,迫切需要照顧的重度、極重度或合併多重障礙者,卻「排到死也進不去」,這機制合理嗎?
更別提機構「挑人」,選自主能力高的個案入院,反而讓障礙程度高的在外流浪,陷入照顧風暴。政府應重新思考機構分級分流,輕度或狀況好轉的人,應有返回社區的機制,把牀位讓給真正需要的人。
標題:陽光行動/觀察站:教養院缺工 再多牀位也無用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