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志勝南廣智”CP出圈,脫口秀頭部演員卻面臨“難產”



文/胡語彤

編輯/大風

“當狼把羊吃了,狼就是羊。”

“我以為我這張臉,已經沒有什麼可失去了,直到我開始脫髮。”

“我不幹脫口秀,但,我就是懂。”……

這些金句都出自脫口秀大會第四季。根據騰訊視訊網頁資料統計,第9期播出後,第四季的總播放量已超20億,豆瓣評分為7.4分,全網話題關注度和討論度都很高。

第四季的收官之戰即將來臨,七強選手都已塵埃落定,其中不乏觀眾們熟知的“老面孔”楊笠、呼蘭、龐博、何廣智,而另外3位新人選手徐志勝、周奇墨和肉食動物組合也頗有後浪之姿。

因自嘲長相而出圈的徐志勝,毫不忌諱將自己個人經歷寫成段子,收穫了網友們的一眾好評,被親切的稱之為脫口秀的“顏值擔當”。“北志勝南廣智”裡的另一位選手何廣智,在今年的脫口秀大會上也加入“賣醜”行列。

歷經四季,脫口秀演員們創造的“梗”層出不窮,當之無愧是段子的“生產工廠”。與此同時,這些段子的“生產者”——脫口秀演員們也在不斷迭代更新,甚至能感受到“只見新人笑”的競爭局面。

但光鮮明亮的背後,脫口秀卻是一份隨時會從高空摔倒地板上的風險職業。

難以摸透的小眾喜劇

作為喜劇下的細分市場,脫口秀在中國誕生的時間並不長。

追溯中國早年間的脫口秀綜藝,都是以主持人為節目核心來進行脫口秀演出,《金星脫口秀》《一週立波秀》都具有極強的個人特色,以主持人的獨有風格來吸引觀眾。

直至出現了《80後脫口秀》,讓最早一批脫口秀演員站上了舞臺,以輕鬆、幽默調侃社會百態的形式受到觀眾喜愛。

延伸閱讀  太寵妻!杜淳打算補辦婚禮,攜王燦看秀看上七萬顆水晶婚紗


近兩年,通過《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的爆火,脫口秀演員才算正式進入公眾視野,從喜愛到深愛,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踏入這個行當。據CBNDATA資料顯示,2017年便有4萬人開始接觸脫口秀演員這個職業,如今這個數字只會越來越龐大。

然而,整個行業對初入脫口秀的“新生們”並不友好,沒有系統化的培訓機制,初學者相互切磋交流的機會也很少。目前,全中國成規模的脫口秀俱樂部極少,且中國最有經驗的脫口秀演員的經驗也不超過10年。

對於非脫口秀愛好者而言,觀眾會把綜藝上所接觸到的脫口秀演員們當作“金字塔的頂尖”,或者通過短視訊、圖文的形式來接觸到這批演員。脫口秀演員們也會將此類綜藝視作成名的快速通道,可惜的是節目不能天天辦,脫口秀演員的內容生產也不是流水線工程。

市場起步晚、展示平臺少、無法捉摸觀眾喜好,種種因素讓脫口秀仍是小眾喜劇。

能吃飯的人很少

能讓脫口秀演員脫離“貧困”苦海的,便是成名。

早期的脫口秀演員樑海源曾在《人物》的採訪中透露,自己的商演一個月辦一場,一張票賣80塊,到場的觀眾能有兩三百個,除去外請演員的差旅費和劇場的分成,剩下的錢僅夠一起吃個夜宵。


脫口秀演員何廣智還未成名前,便開始把脫口秀當作全職工作,一個月只能掙1500元,自我調侃在上海完全沒有買房的壓力。成名後的何廣智,直言正式踏入“舒適區”,把家搬到了市中心。成名與否,對脫口秀演員來說有著質的區別。

而脫口秀演員與影視劇演員一樣,能不能火起來都屬於“玄學”。

要想讓觀眾先看到你的內容,記住你這個人,再願意掏錢去線下看演出。脫口秀演員成名的兩大關鍵要素:觀眾緣和內容。

觀眾緣顧名思義,觀眾對脫口秀演員個人颱風的喜愛程度。作為演員行業的一種,脫口秀對於肢體動作和口才表達能力的要求只會更高。同樣的文字,交給兩個不同的人,演繹出來的舞臺效果會完全不同。


當脫口秀演員碰上內容創作的瓶頸期,便可能被觀眾輕易拋棄。譬如因“普信男”爆火的楊笠,在今年的脫口秀大會上被觀眾認為缺少了“鋒芒”,文字不夠好笑了。

就像成名後的李誕,觀眾似乎很難看到他在內容創作上有新的建樹,卻能在各大綜藝中看見他的身影,他“綜藝咖”的身份遠遠大於他脫口秀演員的身份。如此看來,即便喊著“每個人都可以做5分鐘的脫口秀演員”口號的李誕,自己卻也不能免俗。

並且,由於脫口秀需要輸出很強的個人觀點,也很容易招來非議。

延伸閱讀  孫僑潞去世10個月,媽媽晒女兒一年前舊照,痛哭感慨:寶貝,時間過得太快

楊笠脫口秀大會上探討的內容多次涉及兩性話題,其“普信男”“男人還有底線?”的話語,被指責其存在歧視男性之嫌。因此,楊笠也被扣上為“女拳鬥士”的稱號,更有甚者直言楊笠不談男人就寫不出段子。在內容創作上,一旦涉及敏感話題,脫口秀演員就得揹負相應的爭議。

另一位脫口秀界的前輩王自健也曾因言語中冒犯、乃至侮辱殘疾人群體而飽受爭議。此事發生後,王自健便開始漸漸隱退,不再出現在公眾舞臺上。

身為脫口秀演員,同時也是公眾人物,他們在聚光燈下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也需要承擔一夜之間跌落神壇的風險。

僧多粥少,脫口秀演員出路難尋

無論是《吐槽大會》,還是《脫口秀大會》,背後的製作團隊都指向一家公司——笑果文化。

處於行業頭部地位的笑果文化,成立於2014年。從融資經歷上看,主要集中在2016、2017年這兩年,正因《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的爆火,獲得王思聰、天圖資本、CMC資本等VC青睞,然而,目前融資進度還停留在B輪。


而反觀行業內另一家競爭對手單立人,自2018年拿過一輪千萬元級的A輪融資後,至今再沒有新的融資訊息,遠遠不及笑果文化。

可以說,在脫口秀界,笑果文化處於制霸地位。

據笑果文化透露,其售賣線下演出票的小程式已有百萬級別的使用者。從2020年7月入駐上海新天地的笑果工廠,到年底便已經舉辦超過200場商業演出,上座率達99%,自然客流量超過10萬人次。普通單場票價定在380-580元的價位區間,如果出場的卡司夠大,票價會再貴兩三百。


這是一組非常好看的資料,笑果文化的演出座無虛席,也常常會出現“一票難得”的情況。這些脫口秀演員能賺得盆滿缽滿,但這些前提得是笑果文化旗下的。

要想登上笑果文化這艘大船並非易事。

據悉,笑果文化旗下演員數量在百人左右。從目前的競爭形勢來看,4萬個人裡只有百個人能真正踏入行業的頭中部領域,“僧多粥少”的情況才是眾多脫口秀演員的生存環境。

即便正處風口,但對於想要踏入從事此行業的“新生”們都是不小的挑戰,可能面臨的是無法成名且吃不飽飯的兩難境地。

選擇做脫口秀演員的人,都是冒險家。

延伸閱讀  最近值得看的五部電影,每一部都好評如潮,錯過一部都是遺憾!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