絆住一汽豐田的,不止高管貪腐,還有口碑銷量遭雙殺!


文魏無羨

儘管一汽豐田在國內仍然擁有不錯的口碑和銷量,但是隨著一汽豐田銷量增幅放緩甚至被廣汽豐田反超,一些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尤其是隨著近期一汽豐田銷售公司原總經理田青久因貪腐被查的事情曝光,一汽豐田再次成為了輿論風口上的焦點。


【01】隱憂浮現

從多家媒體的曝光來看,原一汽豐田銷售公司總經理田青久疑似因涉嫌貪腐被查。雖然該訊息尚未得到官方公佈,但是針對如此敏感的事件,一汽豐田官方也未予以闢謠,而是三緘其口,其中隱情耐人尋味。

事實上,上述訊息從媒體曝光的一汽集團紀監建【2021】5號檔案中也可以得到印證。在該檔案中,提到“在查辦案件過程中耐心引導被留置人員田青久結合其自身工作領域實際工作情況和違紀違法作案手段,撰寫了建議書”。


值得關注的是,田青久已於2020年9月調回一汽馬自達事業部任總經理,而一汽馬自達也因經營不善被長安馬自達重組,如此看來,田青久調任一汽馬自達並非升遷,其涉貪被查似乎早有端倪。

在筆者看來,不論田青久是否真的涉及貪腐,都藏不住一汽豐田在田青久治下銷量增速逐漸走緩、高階車型銷售乏力的事實。

【02】增速走緩

坦白說,如果自己和自己比,一汽豐田還是進步了的。銷量資料顯示,2018年-2020年,一汽豐田整車銷量分別為72萬輛、73.8萬輛、80萬輛,銷量是不斷上揚的。

延伸閱讀  實拍標緻5008:體現法系車精髓,實用性也不錯

但問題在於,和同門兄弟廣汽豐田相比,一汽豐田近年來的增速卻在逐漸下滑,從以往年銷量領先廣汽豐田20萬輛以上,到2021年銷量被反超,其“銷量大哥”地位有所不保,一汽豐田僅用了4年時間,而這四年恰恰是田青久接任一汽豐田銷售公司總經理之後。


最新的銷量資料顯示,今年1-9月,一汽豐田累計銷量為589486輛,同比增長了7.6%,而廣汽豐田今年1-9月累計銷量則為603386輛,同比增長了12%,實現了對一汽豐田的反超。

另一方面,一汽豐田旗下產品的口碑也在下滑,尤其是亞洲龍和RAV4爆發的機油門更將一汽豐田的口碑推向深淵。去年亞洲龍和RAV4榮放因機油增多事件,頻遭消費者投訴,並屢次登上車質網的投訴排行榜TOP10之列,而官方一直否認該問題為質量問題,並未正面解決,甚至指責消費者用車不當,引發了更多不滿。這在導致一汽豐田口碑下滑的同時,也造成了銷量掣肘。


時至今日,有關RAV4機油增多的投訴仍能見於車質網及車友群之中,一汽豐田的“拖”字訣雖然節省了解決問題的成本,但也失去了部分消費者的青睞和心智份額。

【03】高階車折戟

事實上,在前幾年,一汽豐田的品牌美譽度和溢價能力還是頗為不錯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旗下幾款重磅高階車型都擁有不錯的市場認可度。包括皇冠、普拉多、陸巡、銳志等都在市場中擁有不錯的地位。


但是隨著國家燃油積分等產業政策的調整和新生代消費者逐漸成為購車主力,一汽豐田並沒有保障幾款車型的“新鮮度”,在競品的分食和消費者的用腳投票中 ,其相繼退市,並給人留下了一汽豐田玩不轉高階車的印象。


即使是掛上了“皇冠”標的陸放,如今銷量表現也相對一般,上市首月銷量僅僅800餘臺,9月銷量不過5000餘輛,著實難言出彩。高階車型的或退市或銷量慘淡使得一汽豐田的產品結構出現了較大的尷尬,眼下唯有靠卡羅拉、RAV4等中低端車型支撐大局。

延伸閱讀  耳機成追蹤器,汽車被遠端解鎖…智慧產品的安全漏洞你怕嗎?

此外,隨著汽車新四化的到來,在新能源車型的匯入和銷量上,一汽豐田同樣慢一拍,在新能源車型銷量排行榜上,除了一款奕澤E進擎外,並沒有什麼能夠拿得出手的產品,而其銷量表現也並不出色。這在新能源車滲透率迅速攀升的今天,一汽豐田的新能源車進展緩慢很可能為日後銷量排名走低埋下伏筆。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一汽豐田制定了年銷88萬、挑戰92萬的銷量目標,但從眼下1-9月僅僅達成58.8萬輛的成績來看,達成這一目標似乎壓力山大。尤其是新車型亞洲獅、皇冠陸放以及即將上市的全新中型SUV凌放HARRIER的表現也就變得十分關鍵。

寫在最後:

毋庸置疑,雖然表面上看一汽豐田的銷量仍在增長,但是其背後的問題也逐漸凸顯。高管的貪腐、高階車型銷量走低、品質問題頻發導致口碑下滑使得一汽豐田的銷量增速也逐漸放緩,甚至有被曾經的小弟廣汽豐田一舉超過的苗頭。

而這也成為了現任一汽豐田銷售公司總經理胡紹航的燙手山芋,尤其是田青久因涉及貪腐,更讓經營問題顯得複雜化。儘管在胡紹航上任後,提出了到2022年,一汽豐田將成為年銷百萬輛、客戶超千萬、營業收入過千億的汽車企業規劃,但從目前的產品儲備來看,明年要達成這一目標仍有很大的難度。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本文作者魏無羨,轉載需註明出處)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