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項瀚/台北報導
社子島開發爆衝突,為什麼意見一直不合?是因為「無地居民」希望要得更多嗎?記者採訪3名在地人,他們說:「沒地的人大多是弱勢戶,他們也大多希望區段徵收,因唯有這樣,才能繼續住在社子島,無地居民不是貪婪,只是想要有個家。」
▲社子島開發爆衝突,為什麼意見一直不合?(圖/記者項瀚攝)
社子島位於基隆河、淡水河交會地區,面積廣達約300公頃,1963年因葛樂禮颱風來襲,嚴重淹水,被經濟部列為洪水氾濫區,市政府於1970年祭出禁建令,禁建50年讓這片土地被形容為「被遺忘的孤島」。
這麼多年來,社子島歷經13任市長,從最早期李登輝的「台北副都心」開始,陸續出現博弈特區、遊艇、旅館、賽馬觀光特區、台北第三副都心、輕軌捷運與河濱花都、台北曼哈頓等想法遇計畫,最後都不了了之。
2014年柯文哲上任後,以「iVoting」全市公民線上投票進行,選出「生態社子島」方案,也就是以自然生態濕地為規劃基礎,設計中央軸帶景觀公園,將社子島打造為生態景觀城市,禁建50年看到曙光。
到了蔣萬安時代,也持續推動社子島開發,他喊出預計2027年拆遷、2028年動工,強調盡全力加速整個進程、全力以赴,並曾言:「希望當生態社子島開發完成之後,能夠回來跟我們的孩子、甚至孫子說:我們很驕傲能參與其中。」
不過,近期社子島開發案還是有不小的反對聲量,甚至衝突。今年3月11日,北市府開區段徵收事業計畫公聽會,社子島自救會率領居民到場,高舉手牌抗議市府違法、要求停開公聽會,並舉多張「反對區段徵收」、「反對輾過社子島!更反對柯規蔣隨」海報,場面火爆。
反對本次開發的社子島自救會,由發言人李華萍為代表,他們主張:「以追求居住正義為目標,強烈反對區段徵收剷平社子島,社子島居民最大共識為:解除禁建、原地改建、既有聚落完整保留。」
不過,當地2位裏長都站在同意區段徵收的立場,士林區富洲裏長陳惠民說:「社子島要開發,如今已走到區段徵收的尾聲,至少95%以上的居民同意開發,我與福安裏長謝文加兩個裏都贊同開發社子島,一些反對的團體,是不是在地人,我們一看就知道。」
▲《ETtoday新聞雲》記者實地走訪社子島,採訪3位在地人。(圖/記者項瀚攝)
《ETtoday新聞雲》記者實地走訪社子島,採訪3位在地人。他們表示:「社子島居民約1.1萬人,約5千戶,其中有約1千戶屬於『沒房沒地』、『有房沒地』的人,且很多都是低收弱勢。」
有些人在講,社子島開發受阻,就是這些沒有土地產權的人在亂,希望拿到更多好處。但他們說:「事實並非如此,現在區段徵收的方案能做到戶戶安置,也就是針對沒有土地產權的人,讓他們在社子島住到終老。」
他們說:「這些弱勢居民,並不是貪婪想要更多,只不過是想求一個家住,在政府戶戶安置的措施下,當然也都同意區段徵收,這也是他們唯一改善居住品質、繼續住在社子島的方法。」
在地議員林杏兒表示:「自救會主張原地重建,但這會產生一種狀況,建商進來之後,就把沒房沒地、有房沒地的人趕走,誰還管你戶籍是否設在這邊,因此只有靠區段徵收、政府開發的方式,才能真正照顧、保護到社子島的弱勢居民。」
今年4月17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撤銷社子島開發案環評通過的處分,主要原因包括處分未將擬興建污水廠、防洪工程納入,也未踐行濕地保育程序。
林杏兒表示:「市府現在就是朝上訴的方向在走,而為了以防萬一上訴失敗,第二條路也就是另一環評也會同步進行,盼社子島按原本的計畫,盡快開發。」
標題:走過禁建50年「開發爆衝突」 社子島人駁貪婪:只想要有家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