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住的房子幾歲了?根據資料顯示,113年第4季全台住宅平均屋齡為33年,其中40~50年屋齡的住宅比例最高,佔23.9%,其次是30~40年(18.07%)與25~30年(14.97%);更令人關注的是,超過50年屋齡的住宅比例也達13.22%。在都市化最密集的台北市,老屋現象更加明顯,平均屋齡已突破38年,屋齡50年以上占比高達17%,40~50年者達35%,點出老屋的居住安全性與舒適度,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購買老屋後的室內裝修,該注意哪些眉角,本篇透過實際設計案例,一探從空間結構到材質選用,如何讓舊宅換上現代生活新樣貌。

設計師觀點:
一般屋齡超過 20 年住宅,會被歸類為老屋。深耕室內設計領域超過 16 年的逸喬設計指出,台灣多數建築採 RC 結構,雖然理論使用年限可達 50 年,但隨著生活需求轉變與建材老化,實際使用上早已出現問題。因此,購買老屋時,除了觀察外觀與價格,更需要專業團隊的協助,針對結構、水電等基礎系統進行全面檢視與更新。透過翻新工程,不僅能提升安全性與生活品質,更能重新規劃空間動線,打造貼近理想的生活居家。
背景需求:
1.注重親子交流:新家為父親獻給孩子們的禮物,期望在客廳安裝短焦投影機,和孩子一同觀影、愉快的互動空間。
2.需要多元空間:喜歡料理烹飪,許願大廚房,也需要多功能房,親友來訪能娛樂並充當客房。
3.療癒私領域:主臥希望能有泡澡浴缸,也需有居家辦公的空間及強大的收納。
設計概念:
重點1:緞帶般的連結─新家就像是一份獻給家人珍貴的禮物,整體以「禮盒的緞帶」為設計發想,運用線跟面巧妙融入各空間,讓每個場域自然串聯,構築出線條律動感,將公領域設置於居宅中間,凝聚家人情感,私領域就像盒子攤開,往其他面擴散,家的每個空間,都視為禮盒中的一份驚喜。
重點2:量身打造的機能─依據居者的生活習慣與喜好,量身訂製,符合屋主的日常各項機能與美學期待。
重點3:現代俐落的風格─運用色彩與材質將天花板、地面、牆面延伸包覆,勾勒空間輪廓,營造寧靜氛圍。

各空間介紹:
1.玄關:
原始玄關狹小,鋪設霧面石英磚型塑落塵區,右邊增設灰鏡兼穿衣鏡,放大空間,左側沿著窗邊規劃連續的L型櫃體,包含白色系統鞋櫃、毛絲面金屬美耐板展示櫃與窗邊腰櫃,貓砂盆巧妙融入,視覺清爽,展示櫃突顯屋主收藏好品味。
前

後


2.客廳:
老屋天花低矮樑柱明顯,原3房+和室格局受限,大幅拆除牆面,引光入室也釋放空間。改造後,公領域採開放式設計,盡可能放大客廳的景深,拉闊空間視覺,並以屋主鍾愛的中性灰及沈穩藍色調,搭配不銹鋼金屬毛絲面美耐板、石塑地板、fenix美耐板、班傑明漆等,烘托屋主喜歡的現代時尚感,鋪陳細膩簡約而靜謐的空間氛圍。
前

後

電視牆整合短焦投影與設備收納,巧思於橫樑跟電視牆的交接處劃下一道線條,向左邊延伸到收納櫃,側邊來看線條也延伸到正面的門,引導視覺動線,線條延展的姿態呼應「禮盒的緞帶」設計概念,轉化大樑壓迫,由客廳延伸至餐廳,堆疊空間層次感。沙發後系統收納櫃,機能強大,客廳與餐廳間的大樑,整體包覆形成面,鋪上淺灰色調及燈帶,由天花延展至三片橫拉門,呼應禮物盒的設計概念,橫拉門後方收納洗衣機及露營設備,美感與機能一次到位。
前

後


3.餐廳及廚房:
原始餐廳位於居家中心點,不當隔間也阻礙光線穿透到居宅後方,拆除原格局,同步調整現有廚房,爭取放大。餐廳隔間跳脫傳統,採用灰玻鋁框玻璃摺疊門圍塑,增加採光,可自由開闔,敞開時與客廳連成一氣,關閉時也能彈性作臨時客房,使用方式靈活多元。
前

後



對於喜愛料理的屋主而言,親手烹調美味食物給孩子們吃,更是一份充滿愛意的展現,如同送上愛的禮物,為了隔絕烹飪時的油煙,廚房以小冰柱玻璃拉門區隔,透光性強,原本一字型廚房改為二字型廚房配置,擴大料理平臺,也新增電器櫃及冰箱位置,賦予順暢動線及海量收納,櫥櫃精選白、藍配色,呼應公領域調性,整體感一致。
前

後

4.主臥&浴室:
為了讓屋主擁有更舒適的生活空間,大幅度重新配置隔間,將原本較大的腹地規劃給主臥使用,臥房牆線也向客廳微幅推移,擴大主臥空間,媲美飯店行政套房高規格,除了睡眠區外,更貼心規劃臥房玄關、書桌辦公空間、充足的衣物收納與四件式衛浴,讓屋主在私領域可盡享專屬的Me Time時光。
前

後

主臥入口巧設迎賓平臺,兼具休憩與置物機能,圓弧收邊體貼安全,衣櫃上方有上掀櫃,放置較不常拿取的備品,強化整體收納,造型床頭牆運用多元材質與色彩,挹注現代時尚感,彰顯型男屋主的時髦氣質,轉角畸零空間化為辦公桌與收納櫃,線燈照明亦巧妙延伸公領域的空間感。
後



由於屋主職業較為高壓,精神容易緊繃,每日習慣以泡澡來紓壓,設計上著重一進浴室就能感受到放鬆的空間感,巧用間接光營造天井日光的柔和感受,返家後於淺米色觸感高級的石材浴缸泡澡,舒緩五感,客浴灰白基調,地鐵磚點綴,展現率性年輕感。
前

後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