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uzzdope.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31480613.jpg&x=0&y=0&sw=0&sh=0&sl=W&fw=930&exp=3600.jpeg)
噪音是新北市陳情之冠,尤其改管噪音車深夜更是擾人清夢。新北市至今已設置200處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累計開罰1萬4790件,今年預計再於陳情熱點增設10處,並透過不定期安排移動式科技執法設備強化取締,還民眾安寧。地方議員認為,除了強化執法,如何從源頭改裝排氣管管理,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汽機車改管噪音擾人,中央從2021年起,推動全台各地在陳情熱區設置固定式聲音照相系統,限速50公里以下路段,不得超過86分貝、限速50公里至70公里路段音量不得超過90分貝。
新北市環保局從2021年起,在新北主要路段設置200處科技執法設備設置,迄今累計共計裁罰1萬4790件,今年預計再根據熱門陳情地點,增加至210處,也將不定期安排移動式科技執法設備於陳情熱區加強取締。
為強化取締,市府環保局也與警局去年11月起,推出「靖音專案」,編排75場次,加強攔查改裝排氣管致噪音車輛,截至去年底累計稽查1萬7952件,其中改裝車變更零件1932件、改裝車重要設備516件、無照駕駛6034件、危險駕駛1071件、通報噪音車8399件。
然聲音照相受限須滿足「前後3秒無車」、「地乾無雨」、「風速小於每秒5公尺」等條件,各縣市開罰率都落在僅2到3%之間。
環保局表示,新北已在去年12月4日函請環境部修法,環境部表示將再研擬。新北在執法裁罰件數上為全國第一,環境部也已修正違反噪音管制法案件裁罰基準,夜間時段加重裁罰金額至6000元起;而交通部已修訂道路交通安全規則並於今年1月1日起,未使用經認證排氣管者,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處以900至1800元的罰鍰,全面防堵噪音車。
環保局說,即使是經認證的排氣管,若因不當使用或破損造成噪音,經科技執法路段遭判定超標時,也將依噪音管制法規定裁處,將持續配合相關政策,共同從源頭改善噪音問題。
新北市林口堪稱噪音車重災區,市議員李宇翔認為,聲音科技執法都是定點設置,短期內有效果,但時間一長,飆車族都會刻意繞過後故態復萌。
李宇翔認為,除增加聲音科技執法,更應該從源頭管理,對於境內改裝車廠商檢查,與違規車輛強制受檢,或透過更高額的罰鍰,才能遏止歪風。
北海岸同樣深受噪音車困擾,市議員陳偉杰認為,科技輔助執法重要,但噪音標準與民眾主觀感受度有差,例如設定80分貝違規,但現場民眾感受吵鬧,但一測只有78分貝,數值是否有正負範圍,可以討論。
陳偉杰認為,最重要在源頭管理,經常有被拍照者去驗車時換回原廠管,事後又改回來,怎麼防堵,應該全面檢討。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