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王丹】10月12日,由中央網信辦網路新聞資訊傳播局主辦的“母親河畔的中國”網路主題活動,在“八朝古都”開封啟動。11日晚,採訪團一行來到了開封古城牆。
開封城牆是目前我國現存儲存較好,長度僅次於南京城牆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築。在經歷了戰亂、黃河氾濫等諸多磨難後,現在的開封城牆之下疊壓著5層古城牆,在這千百年間到底發生了什麼?2019年,大梁門及古馬道遺址經過了高科技技術改造後,讓大眾通過裸眼3D效果看到遺址全貌並瞭解了它的前世今生。
2000年,為了測量開封城牆的真實高度,文物部門在大梁門下發掘了一小段城牆,卻在城樓馬道的北側,意外地發現了一層儲存比較完好的早期馬道遺址。圖為古馬道遺址博物館館內。
考古發掘,先後發現了年代不同的三層馬道上下相疊,傳說中的開封“城摞城”,就從這裡得到了實物驗證。圖為古馬道遺址。
古馬道遺址博物館在充分保護現有三層馬道的基礎上,打造沉浸式實景數字沙盤,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實現裸眼3D效果,讓遊客站在遺址之上,直觀遺址全貌並瞭解其前世今生。
古馬道遺址上的裸眼3D演出
古馬道遺址上的裸眼3D演出
古馬道遺址上的裸眼3D演出
大梁門城樓內的全沉浸式《微夢大梁門》裸眼3D演出,通過六面8K高清LED屏組合形成全沉浸虛擬環境,360度的空間包裹,為遊客帶來強烈震撼的視覺衝擊力。
地面觀看平臺為大梁門“ 內城城牆”屬性進行專屬設計,實景打造一座由表及裡的“呼吸城池”,讓遊客站在城池之上,親身感受跨越千年時光,見證開封古都的傳承。
兩場沉浸式裸眼3D演出,以文化+科技的手段再現了北宋東京城千年前的盛世繁華,讓遊客體驗攻城、炮火、箭雨、水患下所孕育的開封城摞城、牆摞牆、馬道摞馬道的文化奇觀。
古城牆燈光秀
城牆上的“不倒翁小姐姐”表演
城牆夜景
城牆瞭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