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網路技術安全 院士專家找“痛點”、開“良方”


中新網西安10月12日電 (朱延靜)11日下午,2021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週網路安全技術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行。眾多專家、學者和行業領軍人物“把脈”網路技術安全,從國家統籌謀劃、網安人才培養、完善法律法規等方面,為健全網路安全體系開出了一副副“良方”。


10月11日下午,2021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週網路安全技術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行。(主辦方 供圖)

加強國家網路空間安全發展統籌謀劃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尹浩看來,當前,單純依賴產品堆砌的防禦方式難以應對複雜威脅,通過網路安全服務形成管理閉環成為發展趨勢,網路安全服務需求不斷提升,網路安全產業生態環境日趨完善。

延伸閱讀  江蘇全面排查“挖礦”,監管措施愈加精細化“如果一個企業用電量24小時都是穩定不變的,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在挖礦。現在通過對IP地址的流量消耗進行分析,更可以溯源排查。”

尹浩建議,提高安全認識,進一步加強國家網路空間安全發展的統籌謀劃,加強研究儲備,及時調整我國網路空間安全發展頂層設計、網路空間國際博弈戰略戰術、網路防禦技術創新、網路空間威脅應對策略。

尹浩還提出,要進一步加大網路安全核心技術創新和產業支援,強化對“零信任”等前沿技術的攻關,加快開展基於開發安全運營、主動免疫、零信任等框架的網路安全體系研發。強化人工智慧技術對網路安全賦能作用,加強衛星網際網路、量子通訊等領域安全技術攻關。

同時,注重產教合作輸出、提升學科教育力度,進一步加快網路安全專業人才隊伍梯度培育。健全網路安全職業培訓標準和認證規則,培養實戰型網安人才。

AI賦能助力網路安全人才培養

“當前世界正處於以資訊科技為核心的大變局時代,AI帶來網安人才培養的新變化。”與尹浩同樣關注實戰型網安人才培養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說道。

結合大學的實際探索,楊宗凱認為,應對AI對網路安全人才培養帶來的新變化,要主動破除圍牆思維,產教融合,建設更加開放的網安培養體系。

延伸閱讀  峰米科技新品三連發 家用投影儀迎來鐳射時代

應對網路安全人才需求的深刻變化,應主動求變,重構教育環境、重構AI+安全課程體系、重塑教師的能力標準、重構能力評價體系,打造網路安全的AI+教育新業態。

“AI技術對網路安全人才培養正在產生重要的影響,AI+教育推動形成網路安全新的教育形態,讓我們攜手用AI+教育的力量塑造更安全的網路空間。”楊宗凱發出呼籲。

儘快落實賽博空間安全相關法律法規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資訊學部主任管曉巨集長期致力於複雜網路化系統的經濟性與安全性、賽博空間安全等領域的研究。此次論壇上,他發表了題為《賽博(網路)空間安全——挑戰與應對》的主題演講。

“賽博空間,指資料、計算、網路構成的數字化虛擬空間,不只是網路空間。”管曉巨集說,賽博空間已成為國家繼陸、海、空、天四個疆域之後的第五疆域。與其他疆域一樣,賽博空間也須體現國家主權,保障賽博空間安全就是保障國家主權。

在管曉巨集看來,資料安全未來要依賴管理與技術相結合的新正規化來保證,建議儘快落實賽博空間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自主可控資料安全生態。同時,要加速發展賽博空間安全的關鍵技術,構建全生命週期資料安全體系結構與防護機制。(完)

延伸閱讀  臉書旗下四大社交產品長時癱瘓,恰逢公司陷“吹哨人”醜聞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