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零售(00493.HK)10月11日公告將託管大股東旗下五家子公司,拓寬家電零售之外的賽道,以求做大流量和估值,而如何儘快扭虧仍是現實問題。10月12日,國美零售股價高開低走,全天漲1.16%至0.87港元/股。
相比於今年年初內部提出18個月內恢復原有市場地位的目標,國美管理層在10月11日的媒體交流活動中表示,比原來預期的計劃節奏慢了一點,但方向、路徑沒有改變。
不能再單純依靠家電零售
據公告,國美零售與控股股東全資擁有的國美管理訂立框架協議,將向國美管理的五家附屬公司,包括國美家、共享共建、打扮家、安迅物流及國美窖藏提供管理服務,服務期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為期三年。國美零售將打造“線上、線下、供應鏈、物流、大資料/雲和共享共建”六個平臺,向“全場景、全鏈路、全服務、全模式”整體升級,加速“家.生活”戰略落地。
10月11日,國美創始人黃光裕率國美高管團隊,就此次委託管理協議的戰略意義進行解讀,預期三年服務期內將為國美零售帶來萬億流量、百億平臺收入、千億估值增量。
2021年上半年,國美零售業績改善、收入增加、虧損減少,收入260.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6.51%;歸母淨利虧損19.74億元,比去年同期的虧損額減少24.74%;受益於“真快樂”APP上線,其交易總額(GMV)同比增長24.42%。
國美基於低成本、高效率的供應鏈為第三方賦能,2021年上半年SKU累計超過60萬個,其中非家電產品佔比超90%以上。今年上半年,國美與深投控、京東、拼多多及怡亞通等在資本、供應鏈、渠道及產業鏈等方面合作,合力打造去中心化的大消費生態戰略服務商。
從上半年的收入結構看,家電零售仍然是國美零售的主要收入來源。影音、空調、冰洗、通訊、白色小家電、電腦及數碼及新業務(櫃電一體、家裝及家居等)在國美零售2021年上半年的銷售收入中佔比,分別為14.13%、17%、20.35%、20.16%、14.11%、6.4%和7.85%。
“今年以來,國內家電零售市場整體疲軟,除了一季度因去年疫情基數低而增長之外,4月份至今,70%-80%的家電品類(除了新興品類)銷售壓力都較大。”GfK中怡康大家電事業部總經理彭顯東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包括國美在內的零售商,只靠家電零售將很難支撐盈利和未來戰略,因此國美希望進一步加快從家電零售商向本地生活服務商的轉型。
孵化家裝、酒、物流業務
公告顯示,國美零售將從託管公司的年收入中收取1%~3.5%的服務費,2022、2023、2024年收取服務費的上限分別為8億元、10億元和10億元,這有望增加國美零售的資金流。
此外,國美零售對五家被託管公司還有購股權和優先收購權,未來三年內,可按市場估值的40%-50%的價格,收購上述五家公司最多30%的股權;如果這五家公司增加資本或轉讓股權,國美零售有優先收購權。這將增加國美零售的非家電業務資產。
在這五家公司中,兩家偏平臺型。在香港註冊的國美生態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國美家”)主要從事商廈、食品及零售實體管理,未來三年將通過自營、代運營、加盟、模式輸出等方式,在全國一至五線城市開設城市店、商圈店、區域店、社羣店及社羣驛站,擬覆蓋全國20%優質社羣,滿足家庭使用者每天8小時的活躍消費需求,形成國美家本地生活數字化平臺。海南海思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共享共建”),主要提供供應鏈及零售資源整合服務,可協助商家快速開發APP,並讓它們把國美作為經營主場,收取平臺服務費、軟體服務費和增值服務費。
另外三家公司偏供應鏈型。海南貝智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打扮家”),主要從事設計、建設、3D建模服務,以及家居建材及建築資訊模型(BIM)軟體銷售。迅贏投資有限公司(“安迅物流”),主要從事物流服務。眾買秀(寧波)科技有限公司(“國美窖藏”),主要從事私人酒窖及共享倉庫的提供,以及收藏品(包括酒、茶葉及菸草)的買賣。
第一財經記者在企查檢視到,上述五家公司大部分成立時間很短。海南海思、海南貝智均成立於2020年4月,眾買秀成立於2020年12月,反映出國美大股東加快探索新業務。
國美零售CFO方巍透露,大股東對託管公司還拿出了股權激勵方案。如果五個公司的主體,各年利潤為正,或經營性現金流為正,或年度經營水平基本符合既定市場地位及戰略目標,給予各公司1%的股權獎勵。
根據各專案主體各自營收情況,還有進一步股權獎勵。如,國美家如果2023年營收50億,股權獎勵2%,如果2024年營收100億,股權獎勵3%;共享共建如果2023年營收60億,股權獎勵2%,如果2024年營收120億,股權獎勵3%;安迅物流如果2023年營收30億,股權獎勵2%,如果2024年營收60億,股權獎勵3%;國美窖藏如果2023年營收60億,股權獎勵2%,如果2024年營收120億,股權獎勵3%。顯然,這些新公司都還處於孵化期。
花幾個月重新梳理交易平臺
上述五家將被國美零售託管的公司,是否有單獨上市或其它融資計劃呢?國美創始人黃光裕表示,這些業務前期投入大,通過一年來的推進,看清了一些發展步驟。“現在風險在我這兒,利益在國美零售這個上市公司,虧損是我接著,看好我們(國美零售)再買。”這幾個平臺形成完整的商業鏈條,形成閉環,這是很重要的場景。今後幾個板塊是否會有更多股權給國美零售上市公司,未來要看具體情況,業務應該分開做,分別做成更專業的平臺。
今年年初,黃光裕曾在內部提出用18個月讓國美恢復原有市場地位。如今進展如何?黃光裕說,希望從零售平臺的角度,將來有機會勝出,這是國美的目標,目前進度有快有慢。未來會有很多內容進去,按照原計劃應該是四五個月之前就在做。國美原來做這套系統有點問題,好像是為了國美電器線下,去做線上交易,不是全方位的零售交易平臺,不是電商平臺,所以突然發現這些東西要重新來過。“我們花了好幾個月時間重頭開始來,廢掉好多東西重新梳理。”總體來講,稍微慢了一點,方向、路徑都沒有改變。
事實上,曾一度被外界視為國美向移動網際網路轉型關鍵人物的向海龍,今年7月被曝已處於脫離工作的掛職狀態。向海龍曾任百度高管,2020年8月加盟國美,擔任國美線上平臺公司CEO;同年9月,國美宣佈向海龍為國美零售控股執行副主席,兼任國美線上CEO。
在11日的交流活動中,國美零售戰略副總裁趙麗明表示,雖然前期進度較預期慢了幾個月,但在前期精細打磨的基礎上,即將有不同專案陸續推出,再加上這一次委託管理及認購權的整合,國美零售將會成為一個真正全鏈條、閉環式的“零售+家服務”生態。公開資料顯示,趙麗明是國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部黨委書記、工會主席、國美控股集團行政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