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展望系列】 國產車自製率新制掀波瀾 MG銷售急凍、三陽怒槓公會


MG熬過自製率新制上路的陣痛期,供應鏈已逐步成形,有望在近期恢復生產。 圖/MG提供

去年台灣車市影響頗深的事件,莫過於國產車自製率新制上路,除了讓不少品牌立即性受到影響外,並影響後續新車導入,預計今年也將引發一波連鎖效應,其中滿足國產車自製率後的產品是否將漲價將是觀察重點,而去年據傳中國品牌將進軍台灣市場的布局,似乎短時間也可能受到影響。

事實上國產自製率問題,近年來之所以會引發討論,主要是近年有不少車廠車款透過慢性腎臟病方式(completely-knocked-down,完全散裝組裝)方式進入台灣市場,自大陸地區引進整車零組件達95%比率,有助於壓低成本並以更低廉的價格進入市場,甚至從去年初就不斷有傳言中國品牌將透過CKD或第三地進口方式進入台灣市場,確實可能對台灣市場造成影響,也成為國產自製率新制推出的背景因素。

為防止業者進口大量中國零組件衝擊台灣汽車供應鏈,經濟部於去年8月1日實施「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的新政策,依據經濟部的規範,國內業者如選擇要引進的車款包括陸資與國際品牌合資者、陸資併購之國際品牌者、國際品牌在中國大陸廠生產者及中國大陸品牌者均納入管理機制內,車廠須配合提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且須逐年提高,上市第一年15%,上市第二年25%,上市第三年35%。

新制來得又快又突然、沒有緩衝期的情況下,除了讓品牌難以因應外,甚至還溯及既往,對於新制上路前已上市車款和即將上市車款亦將要求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而這也直接衝擊到包括MG HS、ZS、MG4及現代的Custin等,甚至是當時已經醞釀將推出的Hyundai Mufasa及Maxus G50 Plus都因此喊停,直到現在都還沒有發表消息。

MG HS原本是品牌銷售最穩定的車款。 記者陳威任/攝影
MG HS原本是品牌銷售最穩定的車款。 記者陳威任/攝影
MAXUS G50 Plus也因為國產車自製率新制而陷入停擺。 摘自上汽
MAXUS G50 Plus也因為國產車自製率新制而陷入停擺。 摘自上汽

原本去年買氣持續處在高檔的MG,在新制上路後銷售急凍,負責MG旗下新車生產的中華汽車則是立刻採取行動,加速在地化計劃的推進,並積極與產發署及協力廠商密切聯繫、持續溝通,全力加速提升在地化比率,據了解MG供應鏈已逐步成形,有望在近期恢復生產。

另一個也立即受到影響的品牌,就是南陽實業總代理的Hyundai,除了影響到Custin的生產販售外,也讓原本話題度十足的全新休旅Mufasa至今進度不明。對此,三陽工業緊急投資數億元調整現代汽車的產線,Custin相關零組件國產化已逐步到位,並表示全力支持車輛國產化政策。

Hyundai Custin。 圖/南陽實業提供
Hyundai Custin。 圖/南陽實業提供
Hyundai Mufasa到底何時會導入台灣目前仍未知。 摘自Hyundai
Hyundai Mufasa到底何時會導入台灣目前仍未知。 摘自Hyundai

但是,三陽工業董事長吳清源在產線調整完成之際,也決定不忍了,將矛頭指向車輛公會,大動作宣布旗下南陽實業、三陽SYM機車均退出車輛公會,並指出公會不但事先未預告也無配套,甚至指出會內有心人士落井下石,存有「魚死網破」心態,因此決定退出公會。

三陽工業董事長吳清源(左)和兒子吳奕成。三陽工業/提供
三陽工業董事長吳清源(左)和兒子吳奕成。三陽工業/提供

國產車自製率新制除了對於國產車生態產生立即性影響外,同時也防堵中國車大舉來台,畢竟去年市場就不斷傳出中國奇瑞汽車及旗下子品牌、比亞迪BYD等品牌將透過CKD或是第三地進口方式導入台灣市場,在實行「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的新政策後,確實可能堵上中國品牌來台之路,但是否會影響到原本的新車規劃,也是後續要觀察的重點。

奇瑞近年積極往海外市場發展。 摘自路透
奇瑞近年積極往海外市場發展。 摘自路透

此外,針對已經在台灣上市或即將上市的CKD車款,品牌端雖然都已經逐步完成國產零件供應鏈布局,但是在成本墊高的情況下,是否會影響到原本的價格優勢,讓新車售價必須跟著做出調整,也是後續要觀察的重點。

原文轉載來自:來源連結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