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認證 綜所稅申報「18款地雷」最易踩到

▲報稅示意照,非指當事人。(圖/記者鄭遠龍攝)

記者陳瑩欣/台北報導

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即將於下周四(5月1日)正式開始,財政部高雄國稅局整理出18種常見申報錯誤態樣,提醒700萬綜所稅申報戶報稅時多加注意,避免因一時疏忽遭補稅處罰。

高雄國稅局彙整往年申報錯誤案件指出,常見的綜所稅申報「雷區」散見於免稅額、所得額、扣除額及未申報成功等情境中,其中光是免稅額就有6項常見出錯樣態,列舉扣除額更是高達8項出錯樣態易見,民眾申報時要多加注意。

國稅局局說明,民眾報稅後,應詳加檢視申報內容是否正確,若發現錯誤,採用網路(含手機)申報者,修正申報內容後,於申報期限內重新上傳申報即可;採人工或二維申報者,須重新填寫1份正確的申報書辦理更正。如果逾申報期限才發現錯誤,則無論採取何種申報方式,均應向戶籍所在地國稅局以書面辦理更正申報。

免稅額(6項常見錯誤):

1.列報課稅年度前已死亡(例:112年度死亡)親屬、配偶免稅額。
2.列報未同居一家、無實際扶養事實的其他親屬。
3.列報已成年未在學、服役、待業或在補習有謀生能力的子女或兄弟姊妹。
4、申報年度(例:114年度)離婚,課稅年度(113年度)尚有婚姻關係,未申報配偶免稅額。
5、申報年度(例:114年度)結婚,課稅年度(113年度)尚無婚姻關係,申報配偶免稅額。
6、未符合「納稅義務人與配偶分居得各自辦理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及計算稅額之認定標準」之分居夫妻,各自單獨申報所得稅時,未填寫配偶姓名及身分證統一編號且未勾選「□不符合上開規定,而無法合併申報者」欄位(分居者不包含因工作因素分隔兩地或戶籍不同等情形)。

所得額(3項常見錯誤):

1.漏報非屬查調範圍所得(如海外所得、大陸地區來源所得及私人借貸利息所得等)。
2.列報受扶養親屬,惟漏報該親屬所得。
3.列報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所得,已依帳載金額扣除成本費用,再以部頒標準費用率重複扣除。

列舉扣除額(8項常見錯誤):

1.列報非公立醫院、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或經財政部認定其會計紀錄完備正確之醫院出具之醫療費用收據。
2.列報非屬醫療性質(例:醫美整形及看護費等)之支出。
3.列報受有保險理賠部分之醫藥及生育費。
4.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在該地址未辦竣戶籍登記,或有出租、供營業或供執行業務使用之情形。
5.列報入會費、光明燈、安太歲及法會支出等有對價關係的費用。
6.列報未依法登記或立案寺廟之捐贈單據。
7、長照特別扣除額中,以一般診斷證明書取代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或提供非課稅年度取得之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
8、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中,列報本人、配偶或受扶養兄弟姊妹之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

申報技術性失誤(1項常見錯誤):

採網路申報,以申報系統產出「稅額估算表」或「檢核用計算表」確認申報內容及計算稅額,未執行「申報資料上傳」步驟。


標題:國稅局認證 綜所稅申報「18款地雷」最易踩到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