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看手機、禁用就暴怒… 家長須適時規範 注意孩子異狀

專家建議,給孩子手機應訂明確規範,並留意其使用狀況,若出現異常不可忽視。 (示意圖)  美聯社

數位工具已是生活不可或缺,3C教養也成為家長的親職難題。基隆市教育關懷協會前理事長高鈺淳建議,給孩子手機時,要有明確規範,當孩子因出現異狀時,不該視而不見;親職專家陳傑華表示,家長應避免孩子躲進房間用手機,盡量在公共空間使用。

諮商心理師王雅涵建議,與其直接禁止孩子用,導致孩子偷偷使用,不如與孩子討論使用規則。

王雅涵說,要讓孩子明白手機只是工具,不是玩具,當需要查找資料,還是以電腦為主。再者,要跟孩子提醒保護數位足跡的重要性,將社群帳號設定為非公開帳號,重視隱私跟安全,只加認識的人為社群好友,家長也要定期跟孩子一起檢視追蹤、被追蹤者名單。

高鈺淳表示,家長平時可透過聊天,觀察孩子使用手機時的反應與,當孩子頻繁緊張地查看訊息,可能是遇到困難或需要協助的跡象。家長身教也很重要,若自身過度沉迷於手機或短影音平台,很難有效規範孩子。

陳傑華表示,孩子若出現以下狀況,家長必須適時介入,例如要求關掉或收起3C時,出現暴怒、哭鬧、攻擊行為;使用時間愈來愈長,無法自主停下來、影響生活作息;因手機影響用餐或排斥戶外活動,不願與家人互動,只想看螢幕,或者隱瞞使用時間;在未允許下偷用,甚至觀看接觸不當的內容等。

陳傑華表示,與孩子訂立明確規則,例如「平日使用不超過一小時,完成功課才能使用」;善用數位工具,如Google Family Link或iOS家長監控功能,當孩子不能用3C而生氣,不急著責備,而是幫助說出情緒。


標題:頻繁看手機、禁用就暴怒… 家長須適時規範 注意孩子異狀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