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是今年大阪觀光的一大盛事,自4月13日開園以來,參觀人次已突破80萬。其中,歷經三年籌備的TECH WORLD館,與大阪・關西世博大會一同於4月13日開幕,並於4月22日舉辦開館典禮。現場賓客雲集,更邀請雲門舞集作為開幕式表演嘉賓,《遠見》記者親身參與盛會,體驗大獲好評的「六感體驗」沉浸式展覽與互動體驗。
從夢洲站出發,遠遠便可望見「全世界最大的木構建築」大屋根,由「自然系」建築大師藤本壯介匠心打造。它圈起了世博遼闊的會場,也提供遊客溫柔的遮蔭。
沿著大屋根下光影斑駁的道路,信步約15分鐘,便可見到TECH WORLD館閃爍的金屬光澤。展館以金屬隔板勾勒出雄偉的山稜線,基底則鋪設來自台灣花蓮的翠綠蛇紋石板材,科技與自然的交融,從外觀便一目了然。
還未到開館時間,已見數十名遊客迫不及待於館前排隊,等著一探究竟。館內以生命、自然、未來為主題,規劃出三大沉浸式劇場,讓冷硬機械化為搖曳生姿的花卉、躍動的魚群、翩翩飛舞的蝴蝶,搭配360度環景投影,打造結合五感加上心感的「六感」震撼體驗。
玉山數位科技株式會社名譽會長黃志芳表示,TECH WORLD館「重質不重量」,以世博少見的全程陪伴參觀,每一團人數控制約30名,由定點導覽員逐站解說,讓參觀民眾得以更全面、更沉浸式地體驗展演內容,「許多人都留下美好的回憶與印象,也有民眾流下感動的淚水。」試營運以來,已累積逾四萬參觀人次,更擄獲多名多位「超級粉絲」,連日排隊,只想一逛再逛!
劇場一「生命」:一睹「撞到月亮的樹」
第一站,來到「生命劇場」。一棵大樹由漆黑中浮現,顯示器繞成樹幹般的圓柱與波浪形的樹冠,投射的光影如波瀾般舞動,耳畔環繞著蟲鳴鳥叫。560株顯示機械花株配合動畫節奏,時而交錯、時而一致地擺動,創造出花海隨風舞動、魚群悠遊的動人景象。
台灣知名的動植物陸續現身於畫面中,如威武的鳳頭蒼鷹、一閃而過的台灣藍雀,還可看到百蝶共舞,以及值得一提的台灣衫。它是亞洲最高的樹種之一,台灣最高的台灣杉,高達84.1公尺,在魯凱族神話中,又被稱為「撞到月亮的樹」。生命劇場中,高聳入雲的台灣衫與月色相互輝映,將重新搬演這段不可思議的神話。
表演最末,民眾可輕觸機械花株上的蝴蝶圖樣,百隻數位蝴蝶紛紛從面板中飛起,環繞中央圓柱飛舞,展現「蝴蝶王國」的壯麗生態。
劇場二「自然」:光點呈現台灣夢幻山水
電梯門打開,眼前是一整面360度的弧形牆面,點點光影在眼前閃爍,堪稱是全館絕佳「網美打卡點」。淡淡的檜木味道盈滿鼻腔,接下來要在眼前上演的,便是超夢幻的「自然劇場」。
TECH WORLD館採用最新技術「點雲建模」,搭配氣味設計與聲景系統,打造感官饗宴。黃志芳形容,透過具象與抽象間的轉換,打造如夢似幻的景像,「由具體形象轉換成光點,點點顆粒排列組合出夢幻景象,呈現台灣的好山好水。」
畫面可見展館介紹的文字、台灣知名詩人的詩句,緩緩裂解如光塵,再如煙霧般於星際中流竄。台灣的山稜顯現,日出從玉山北峰升起,轉瞬間,光點再度聚散幻化為「天使的眼淚」嘉明湖,在夜空繁星下有如仙境。
離開弧形牆面,還有「蘭花小徑」,運用奈米噴染技術,爲台灣聞名世界的蝴蝶蘭妝點顏色,搭配MicroLED透明顯示器,讓虛擬的黑尾鳳蝶與珠光鳳蝶在花卉中翩翩起舞,虛實交錯有如夢境。
劇場三「未來」:晶片之島應對未來挑戰
在連接「未來」劇場的廊道,牆壁上可見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手機、汽車等科技產品,無一不需要晶片,「每個人一天約接觸4000個晶片。」
遊客可輕觸螢幕,抹去晶片上的馬賽克,一同揭開展演序幕。透過未來世界中,小女孩和機器人談論「晶片心臟」的對話,引導民眾思考未來的挑戰,包括洪水、地震、戰爭等種種末日危機,晶片是應對挑戰的重要技術之一。
短劇中可看見臺北101,也點出台灣是「晶片的心臟」,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透過向參觀民眾拋出疑問:「全球晶片製造重鎮在哪裡?」帶出TECH WORLD館最後一個沉浸式劇場的一大重點,展現台灣的科技實力。
最終,畫面正中央是一枚閃耀著光輝的晶圓,轉瞬間,晶圓已變為地球。這與電影《2001太空漫遊》經典鏡頭,猿人將骨頭拋向天空,落下後已變為太空船,手法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六感體驗,「心動」數據分析專屬台灣景點
展覽最後,每位參觀遊客將獲得一組「心動曲線」,而這正是TECH WORLD館強調的「六感」體驗。
原來,走進展館前,民眾將配戴智慧手環,全程體驗完後,只需將手環碰觸分析儀器,AI演算法將分析觀展時的心跳起伏,判斷生命、自然、未來三大沉浸式劇場中,哪一段表演最撼動你心,依此推薦個人專屬的台灣觀光路線,延續這份「心動」體驗。例如,記者獲得的「自然」劇場的推薦行程,便包括兩潭自行車道、草坪頭玉山觀光茶園、鵬灣觀光大橋。其他路線也包括,花蓮賞鯨、綠島浮潛等,邀請遊客一同近距離感受台灣山水的魅力。
TECH WORLD副館長王憲輝補充,每天入場遊客約二分之一採線上預約,其餘皆可現場排隊入場,每團參觀人數會斟酌天氣、現場狀況調整,但盡量維持約30人,以提供遊客最「舒適」參觀品質。
王憲輝曾參與上海世博籌備,他表示無關好壞,但深深感受到不同國家的做事風格有所不同,「日本人做事風格萬分嚴謹。他們會把事情規劃到完美,卻苦於實際運作恐難以達到這個程度。」以世博會場位於大阪人工島「夢洲」來說,對外連接的道路僅兩座橋梁,私人交通工具無法進入,因此購買世博門票時,需事先選定日期、時間、交通工具、入場通道等,「有民眾反映預約系統很複雜,不用說外國遊客,對於非大阪遊客而言,可能對這些資訊都沒有概念。」
提到印象深刻的經驗,王憲輝笑說,日本小學生參觀TECH WORLD館的反應讓他相當難忘,「一開始踏入生命劇場,他們先喊著『好黑、好黑』。隨後當動物圖樣出來,他們紛紛指著動物,大聲重複動物名,反應十分可愛。」
小學生的反應,驗證了人類對生命最純粹的共鳴,而這也正是大阪世博的主題。從高聳入雲的台灣杉神話、夢幻的山水景緻到引領未來的晶片科技,TECH WORLD館以沉浸式的「六感」體驗,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響應這場探討生命與社會5.0的盛會。
(本文出自2025.04.23《》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標題:開箱大阪世博TECH WORLD館!從台灣杉到晶片心臟 領略「六感」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