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408 15:22:06) 為呼應佛光大學所重視SDGs理念融於教學與研究,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日前舉辦為期兩天的「走讀河流的N種方式:SDGs視角下文學、採訪與田調」教學工作坊,分別於宜蘭得子口溪沿岸,以及本校雲起樓406會議室展開。佛大林以衡老師為執行教育部教學實踐USR型計畫,透過以教學為主題的工作坊方式,進行自我實際踏查、走讀與採訪的經驗出發,與學生分享跨域,「寫」一條河的可能。
其中,特別邀請中研院、公共電視、臺大、彰師大、中興大學、輔大、中山、文藝界等,對此議題有研究、創作成果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工作坊首日,與會學者們藉由與時潮社區的合作,實際走訪得子口溪塭底一帶的生態發展,藉由與地方工作者的對談、交流,了解此河流未來由人文視角出發、實際「寫」作的可能。透過協會理事長、宜蘭野鳥協會楊錦秀老師、長興宮主委的實際帶領,了解地方生態發展、文史民俗未來發展與實踐的可能。
次日,在簡文志系主任、田運良教授與學生的歡迎下,開始正式的討論會議。除學者對談外,現場更備有與會專家學者的大作,供學生學習。
工作坊第一場「書寫與採訪對話下的河川生態專題」,由台灣大學台文所黃美娥教授主持,與會學者劉克襄老師以「大河教我的功課」為題,談每一條河川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劉克襄老師感性地認為,他個人喜歡像一個孩子,站在老家旁的大樹,有空時便不斷地攀爬。時而駐立上頭望遠,時而躺在樹上打盹。年紀大時,還盼望它依然健在,繼續讓孩子擁抱。我對一條河的態度跟對大樹一樣,多年來,我橫越過諸多大河。每一條走過的,都像自已身上的動脈,那是一輩子的烙印。蘭陽溪、大甲溪和濁水溪,每條都是。
另外,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主持人於立平老師,她帶領學生思考「活水溯源:人與河流的關係該如何書寫?」。於老師指出,當天上的第一滴水落下,河流開始了漫長的旅行,一路上碰到許多與水相依的人,有了各式各樣的故事。對於河,人們需要她、愛她,同時也怕她,甚至把不想要的東西,都給了她。河一直都在,只是人的價值觀,會決定她的命運,改寫她的生命樣貌。大河從不溫馴,也無法被禁錮,她們承受許多的惡,但仍用她們的生命,持續給予我們,最豐美的養分。
而工作坊第二場,由彰師大歷史所李宗信所長主持,主題為「文學與史學對話下的河川環境史」。中興大學廖振富教授以「灣古典詩中的河川書寫」為題,指出:「河川是台灣古典詩常見的書寫題材,或描述大河流湍急的艱險與恐怖,或呈現與自然相融,寧靜和諧的山水意趣,有些詩人則具有自然觀察的意識,以細緻筆法刻劃不同河川的特性。
綜合上述,可見臺灣古典詩中的河川書寫,提供了不少值得當代省思的觀點。對談人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顧雅文老師,則以「一條河,能有多少故事—曾文溪的水歷史與水文化」作為回應。她以針對曾文溪進行研究、寫作的經驗出發,由三部份談論河川研究與書寫的可能。一是說明《尋溯—與曾文溪的百年對話》這本書如何構思出來,用了哪些材料、採用哪些方法、視角與觀點;其次略述曾文溪的水歷史與水文化;最後將談談本書的考察結果如何能與現今的河川治理或防災議題對話。
最後,本次工作坊就在現場與會師長、學生熱烈的提問與討論下,畫下一個完美句點。藉由此工作坊安排不同領域學者的跨域對話,對於本計畫深耕蘭陽本、「好山、好山、好風景」的蘭陽特點,未來能夠在師生合作下,共深入的發揮,對未來本校進行區域亮點的發展,有厚實基礎的功用。
標題: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工作坊 走讀河流的N種方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