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AI第一股——鷹瞳科技如何依靠人工智慧視網膜影像開啟商業化之路?


眼睛不僅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視窗,也是現代醫學用來監測疾病的重要通道。

其中,視網膜是人體中唯一能以非侵入方式直接觀測血管和神經的部位。因此,觀測視網膜周邊血管及神經的變化,可用來監測及評估多種慢性病風險。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進展情況。

伴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重視,一些前沿的醫療公司開始試圖“見微知著”,利用視網膜上的血管及神經的變化情況來幫助公眾瞭解自身健康情況,及時做好風險評估。鷹瞳科技就是這樣一家公司。

10月26日,鷹瞳科技(02251.HK)正式公開招股,並預計在11月5日在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這意味著,這家視網膜影像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者和先行者正在一步一步向上市夢想靠近,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邁向更廣闊的天地。


產品線豐富

鷹瞳科技成立於2015年9月,總部在北京。公司專注於人工智慧視網膜影像識別,通過視網膜影像、多模態資料分析以及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演算法,力求改善慢性病傳統的早期檢測及診斷方式,在醫療機構和大健康場景中實現對慢性病的無創、精確、快速、高價效比且大規模的診斷及相關健康風險評估。

作為醫療AI的頭部企業,公司當前建立了十分豐富的產品管線。公司的核心產品為Airdoc-AIFUNDUS。具體而言,Airdoc-AIFUNDUS有Airdoc-AIFUNDUS (1.0)、Airdoc-AIFUNDUS (2.0)、Airdoc-AIFUNDUS (3.0)。

Airdoc-AIFUNDUS (1.0)是一款基於人工智慧的SaMD,獲批用於輔助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首款獲得國家藥監局頒發的第三類醫療器械證書的人工智慧視網膜影像識別輔助診斷產品,因此得以在國內醫院規模應用,協助醫生做醫療診斷。

Airdoc-AIFUNDUS (1.0)的誕生,源於強烈的社會需求。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隨著中國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2020年中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人數為3730萬,預計2030年將達到5060萬,2020年至2030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3.1%。由於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通常為無症狀,2020年,中國仍有約90%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例(或3360萬人)未確診,篩查率低於10%。

而在這個需求遠遠沒被滿足的市場,當前的產品並不多,這也使得鷹瞳科技佔盡先機。國際範圍內,有兩款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用於輔助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人工智慧SaMD。而截至目前,國內僅有3款獲批產品。

與佈局糖尿病賽道的Airdoc-AIFUNDUS (1.0)不同,Airdoc-AIFUNDUS (2.0)旨在輔助診斷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及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irdoc-AIFUNDUS (3.0)旨在輔助診斷病理性近視及視網膜脫離。

延伸閱讀  Polar Grit X Pro智慧手錶釋出:防水深度100米、可承受50度高溫

而無論高血壓市場還是病理性近視都是廣闊市場。2020年,中國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患者人數為4220萬人,病理性近視患者人數為2260萬人。預計到2030年,中國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患者將達到6210萬人,病理性近視患者人數預計達到3230萬人。

基於此,鷹瞳科技正在推進核心產品涵蓋新的適應症,Airdoc-AIFUNDUS (2.0)有望在獲批後,成為中國首個可覆蓋多種獲批適應症的人工智慧輔助診斷SaMD。

除了前述產品,公司還有青光眼檢測SaMD、白內障檢測SaMD。由於青光眼檢測SaMD臨床評估結果令人滿意,公司已於2020年6月獲得上海市藥監局頒發的第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書。白內障檢測SaMD已於2021年4月提交白內障檢測SaMD的第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書。

當前,公司還積極研發其他用於檢測及診斷的SaMD,檢測和診斷範圍涵蓋ICVD(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ASCVD(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妊娠期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顱內高壓相關視乳頭水腫視網膜病變及貧血症。公司計劃為各檢測及診斷SaMD向相關部門申請單獨的醫療器械註冊證書。

此外,公司的產品還包括各類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這些方案旨在為使用者提供基本的健康評估,且有助於檢測風險指標,包括視網膜異常、視網膜血管異常、玻璃體異常、視網膜腫瘤、視神經病變、黃斑病變、先天性視網膜異常、心血管異常及貧血症相關的風險。


商業場景多元

而在搭建好豐富的產品線之後,鷹瞳科技也為自家的產品鋪設了多元化的商業場景。

具體而言,公司在多種大健康服務場景,包括醫院、社羣診所、體檢中心、保險公司、視光中心及藥房推廣及提供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並對SaMD進行商業化。而公司旗下的明星產品Airdoc-AIFUNDUS (1.0)已經開始商業化。

在中國,眾所周知,政府機關釋出的定價指引,是公共醫院為該等醫療服務設定特定的收費專案並據此向患者收費的先決條件。因此,政策的制定無疑能夠引導並且有利於企業產品的商業化工作。

在巨大臨床需求之下,截至目前,已經有包括河北、山東、山西、安徽及江蘇省在內的5個省份的地方政府機關已釋出有關大量人群眼底影像分析的定價指引。這也使得Airdoc- AIFUNDUS的推廣工作如虎添翼。

截至目前,根據安徽省釋出的定價指引,安徽省的兩家醫院分別將單次眼底影像分析的價格設定為人民幣140元及人民幣180元,價格親民。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3月公司就Airdoc-AIFUNDUS (1.0)的銷售與天津的一家醫院訂立一份銷售合同之後,在短短的3個月時間裡,公司Airdoc-AIFUNDUS (1.0)的銷售收入約人民幣350萬元,顯示了該公司不俗的市場推廣能力。而在體檢中心方面,自2018年起,公司就開始與愛康國賓合作,至今已在超140家愛康國賓體檢中心推行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未來,公司將繼續在醫院、體檢中心、社羣診所等醫療機構推銷Airdoc-AIFUNDUS (1.0)。

延伸閱讀  愛押:2000元價位的 vivo T1,你值得擁有

而在大健康場景方面,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已為28個省份的保險公司分支機構提供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包括與平安保險、中國太平洋保險、中國人壽、太平人壽保險和新華保險等商業保險公司的合作;已經有950家視光中心和超過一百萬人次使用了鷹瞳科技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並且,公司還與領先的零售藥房高濟醫療展開合作,為其提供持續的健康管理解決方案。

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國有逾55萬家零售藥房。隨著健康管理和遠端醫療服務的增加,中國的零售藥房將逐漸在提供普惠廉價醫療健康服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成為醫療健康生態系統中各種醫療健康服務的落地實踐點。而這一趨勢,也將促進鷹瞳科技的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在藥房的使用不斷增長。


營收迅速增長

無論是產品線的佈局還是商業場景的設計,顯示的都是這家公司對健康的深刻理解。正如公司創始人張大磊在解釋自己的創業初心時提及的,“知道自己的健康狀況,是一個人的最基本權利。不應該是第三方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告訴了一個人他的健康狀況。我們就想做一個普惠健康的公司,讓健康無處不在。”

憑藉多渠道的商業化,鷹瞳科技的多項財務指標呈現出越來越健康的狀態。其中,該公司的收入規模不斷擴大,且增速迅猛。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收分別為3041.5萬元、4767.2萬元、4947.7萬元。由此可見,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收入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

細化到各項產品上,2021年上半年內,鷹瞳科技的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實現收入3908.7萬元、Airdoc-AIFUNDUS (1.0)實現收入351.3萬元、硬體裝置的銷售實現收入600.1萬元、包括軟體開發服務和採購服務在內的其他服務實現收入87.6萬元。

在盈利能力方面,公司的毛利率也在改善,從2019年的53%上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64.1%。並且,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總額已經突破了317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依據該公司的募資計劃,針對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這一為公司創造良好營收的主力軍,鷹瞳科技計劃在未來擴大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適用的疾病和病灶範圍,涵蓋甲狀腺機能亢進、格雷夫斯眼病、視網膜靜脈阻塞、痴呆症、帕金森氏症、房顫及動脈硬化。而這一佈局也將給公司帶來更快的收入增長和盈利水平的提升。

市場潛力巨大

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盈利水平,鷹瞳科技的經營成績顯示了公司近幾年良好的商業成績。但這絕不是終點。基於多元化的商業場景,疊加產品準確地瞄準了國內尚未滿足地醫療市場這一有利條件,該公司未來市場潛力巨大。

世界範圍內的醫療科技公司實踐已經證明,人工智慧技術,尤其是深度學習技術的進步,正在推動人工智慧在醫療健康行業的融合。憑藉通過從真實世界的反饋中學習來分析大量複雜資料的能力,人工智慧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於醫學影像的各種應用中,包括早期檢測、診斷及健康風險評估。

由於各種眼科疾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醫療機構對人工智慧醫學影像的需求不斷增長,該等眼科疾病包括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

鑑於人工智慧醫學影像能夠準確高效診斷出某些慢性疾病的早期症狀,從而幫助等級醫院的醫生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並解決基層醫療機構存在的醫療資源與醫療需求不平衡的問題,因而,醫療機構對篩查及診斷眼科疾病的需求將大幅增長。

而慢性病發病率的日益增長亦將促進保險公司等大健康供應商對健康風險評估的需求。資料顯示,人工智慧醫學影像用於協助醫生進行疾病檢測及診斷這一業務,在2020年約佔人工智慧醫學影像市場的86%。相較之下,其在大健康場景中的應用尚有大量需求未被滿足,預計在2020年至2030年將呈現102.7%的年複合增長率,較醫療機構增長更迅猛。

另外,鷹瞳科技產品的含金量高也是其優於同類產品獲得更強市場競爭力從而斬獲更大市場的重要原因。據該公司最新版招股書顯示,在其招募1000名患者的多中心臨床試驗中,Airdoc-AIFUNDUS (1.0)顯示出行業領先的91.75%的敏感性及93.1%的特異性。

延伸閱讀  【一加 9RT & 一加 9 & 一加 9Pro & 一加 9R引數對比圖】

年內7月27日,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團隊聯合鷹瞳科技等開展的“AI視網膜多病種輔助診斷系統”真實世界研究,成果正式發表於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數字健康》(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雜誌(SCI影響因子24.519)。研究結果證實,該輔助診斷系統在臨床真實世界驗證中表現出穩健的疾病識別能力,準確率高。此外,Airdoc-AIFUNDUS (1.0)可廣泛相容市面上的大多數眼底相機,從而使鷹瞳科技能更好地抓住重要市場機會。

基於醫療機構和大健康場景的雙輪驅動,疊加產品的技術水平行業領先,鷹瞳科技的商業前景充滿想象力。近些年,該公司也獲得眾多投資機構青睞,而大量資本的進入也啟用了企業的潛力。相信鷹瞳科技在未來還會創造更多精彩。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