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破萬億美元,特斯拉成“黑紅”頂流


站上萬億美元舞臺,只是第一步。


撰文:朱清欽

當地時間10月26日,特斯拉大漲12.66%,單股股價突破1000美元大關,公司市值首次突破萬億美元,成為繼蘋果、亞馬遜、微軟、谷歌和臉書後,第六家市值站上萬億美元的公司。

可能有很多人不能理解,特斯拉“剎車失靈、充電爆炸、女車主維權、忽悠韭菜”等醜聞從未在耳邊消弭,怎麼股價反而連創新高呢?

或許這與全球連鎖汽車租賃品牌赫茲的訂單訊息有著直接關係。

當地時間10月25日,赫茲在公司官網宣佈將從特斯拉購入10萬輛Model 3,而且據悉,馬斯克並沒有給予折扣,售出價格與消費者是保持一致的,以此計算,這筆訂單總價將會達到44億美元。

這筆有史以來最大的單筆電動汽車訂單,促使特斯拉的股價暴漲,並將馬斯克的個人淨資產直接送上2886億美元的新高度。他發文感嘆:這真是一個狂野的時代!

然而,他還表達了對這一訂單提升特斯拉估值的不解,畢竟特斯拉存在的問題一直在於產能不足,而不是需求不足。

延伸閱讀  20萬預算買SUV,這些國產車型價效比更高!配置空間遠超合資!

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是因為鉅額訂單將“電動汽車是未來主流”這一趨勢的具象展現,讓投資者直觀地感受到了新能源行業的巨大潛力,然後資本蜂擁進場。

此外,同日公佈的另一則訊息也為提振股價出了份力,9月歐洲新車銷售資料顯示,特斯拉Model 3為月銷量冠軍,這是電動汽車首次登上該榜榜首。

好事成雙,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也很出彩, Model Y斬獲9月份SUV銷量冠軍,是第一款奪冠的電動SUV車型。全球銷量屢創新高,特斯拉的“黑紅”路線有何祕訣。

成立於2003年的特斯拉沒有技術短板,在動力電池、軟體應用、OTA、域控制器、演算法控制等多方面有長達18年的技術積累。

其次,特斯拉一直致力於完全整合垂直供應體系,使其產品能在保證效能的前提下,維持在一個合理的價格區間。

消費者在乎的無非兩點,價格和質量,這兩方面特斯拉都具備極強競爭力,最後再加上馬斯克講故事式的營銷和深入人心的豪奢品牌效應,特斯拉就成為很多消費者權衡後的選擇。

延伸閱讀  華為7.8億造車成功,新車售價13萬不燒1滴油,中控配備華為平板

值得注意的是,當地時間10月27日,特斯拉單股股價再創新高,拉昇至1094.94美元,但最終收跌回落。

這啟示我們在暴漲喧囂後還需冷靜思考,對特斯拉後續市場表現應該保持客觀態度。

因為相比另外幾家上萬億美元的公司,特斯拉受新造車環境影響,經營還不穩定,盈利能力也有較大差距,如曾站上過萬億舞臺的臉書一樣,未來特斯拉股價還會有較大的波動。

世界給出碳中和承諾後,包括中國、歐盟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推出了自己的碳排放戰略,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將在其中承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裡的老大哥,此次暴漲正是釋放了新能源大規模時代來臨的訊號。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