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妮卡
編輯|李春暉
很多人可能還沒注意到,抖音、快手悄悄上線倍速功能了。
也即是說,最後一塊不能倍速的“新大陸”短視訊,也可以倍速了。至此,但凡你用得到、想得到的視訊播放媒介——愛優騰芒等長視訊、微博視訊、小紅書、B站、西瓜、百度網盤等等,都能倍速了,我們徹底進入了“倍速的世界”。
小時候有一種海外滑稽視訊集錦,會刻意倍速播放以獲得搞笑效果,沒想到如今倍速潛移默化間就成了我們的日常。擱十年前,你跟我說以後我會用快進的方式看電視,所有人都跟華少口播廣告一樣嘴皮子利索,我肯定不信。
倍速播放功能當然有不少好處。只要動動手指頭,就可以快進掉無聊部分、迅速捕捉到有效資訊、節省使用者寶貴的時間。可硬糖君想不明白的是,長視訊由於時間長、推進慢,又有內容注水等積弊,不適應網際網路碎片化的消費習慣,推出倍速功能理所應當。但短視訊明明已經夠短、夠快、夠直給,為什麼還要倍速?
而且當初短視訊搶佔長視訊的流量戰,不正是依靠夠短、夠快、夠直給的優勢,博取了大把使用者從長視訊轉戰短視訊。尤其是短視訊興起的長劇集cut版,更是把長視訊逼上徹底撕破臉的絕路——2021年,長視訊網站聯合業內53家影視公司發《倡議書》抵制,雙方交戰的侵權官司接連不斷。
現在短視訊反過來“學”長視訊,也推出了倍速功能。這是基於民意的順勢而為,還是業務擴張的另有所圖?而面對一個全盤倍速的世界,我們是極大地提高了內容獲取的效率,還是更進一步滑向了缺乏耐性的資訊焦慮境地,逐漸喪失了深度體驗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短視訊也著急了?
短視訊從2020年6月實現對長視訊使用者規模的彎道超車以來,怎麼看都有一副勝出王者的模樣。今年,從6月份釋出的《2021中國網路視聽發展研究報告》資料來看,2020年短視訊保持增長的勢頭,以8.73億使用者規模繼續打敗了長視訊7.04億使用者,並拉開了差距。
但數字背後的隱憂也浮出水面,短視訊使用者的增長明顯放緩。在2020年疫情期間的爆發式增長後,2020年下半年短視訊使用者漲幅明顯回落,6-12月半年的使用者增長量0.55億和二季度3個月0.45億的數值,相差不大。與此同時,現有網路視聽使用者規模總共才9.44億,短視訊相當於佔了其92%。可見,短視訊的使用者量增長紅利儼然已經到頭了。
短視訊也進入到了殘酷的存量廝殺階段。而早兩年進入存量戰的長視訊就是因為守城不利,使用者規模連續下滑,給了短視訊搶奪城池的可乘之機。
總而言之,短視訊是時候要做出改變,考慮一下存量使用者的需求了。尤其經過三年的爆發式增長後,使用者對短視訊的新鮮勁也過了,增加使用者黏性、延長使用時長成了新要求。
此前,短視訊不斷地發出探索中長視訊的訊號。比如位元組系的西瓜視訊在中長視訊的定位中搖擺不定,去年疫情初期搞出了網播《囧媽》的大動靜;抖音、快手大力加碼發展短劇、科普類中長視訊,不斷開放使用者上傳視訊時長,從不到1分鐘到最長15分鐘。
現如今,上線倍速功能,似乎表明短視訊將採取一種更激進的方式,讓短視訊更快、更短?
據燃次元報道,一位抖音官方人士稱倍速播放只針對橫版視訊,一般時長為5分鐘內,而且這些賬號和西瓜視訊打通了。聽上去抖音最初“無心插柳”推行倍速播放功能,沒想到最後“柳成蔭”。現在,抖音上除直播外,每條視訊長按便會彈出包含“倍速播放”、“收藏”、“儲存至相簿”、“合拍”等一排按鈕,各類視訊彈出的選項不同,但都有“倍速播放”。
如今看來,抖音應該是在全面推廣“倍速播放”。但就操作性而言,短視訊“倍速播放”顯然不如長視訊方便。首先“倍速播放”需要兩步,長按彈出視窗選擇“倍速播放”,還要再選擇0.5倍、正常、1.5倍、2倍;
其次,播放下一條視訊,倍速設定會清零,還得重新再選一次。眾所周知,在網際網路的操作模式中,每多一步的麻煩,就會阻礙掉一部分想倍速的使用者。
看來短視訊也不是誠心想進入“倍速的世界”。因為要把“倍速播放”做得方便快捷,對抖音來說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剎不住車的倍速習慣
倍速其實是個舶來品。最早在2016年的時候,就有知乎網友發帖問:為什麼YouTube上可以倍速播放,而國內的主流視訊網站卻不可以?
當時還有人煞有其事地分析原因,一是沒需求,二是沒技術。但不到一年時間,知乎民間專家就再次被啪啪打臉了。2017年,國內主流視訊網站都陸續推出了倍速播放功能。後來各家又不斷優化倍速播放的操作頁面,直到變成現在我們常見的進度條右邊一鍵按鈕。
只不過,長視訊沒料到的是,倍速功能這一開,像是開啟了潘多拉之盒。原本倍速功能是為了滿足部分觀眾、部分作品的需求——上班族節省時間、高效看“注水劇”,同時變向激勵創作端集數瘦身、減量提質精品化。
但實際情況卻是:習慣使用倍速功能的使用者逐年增長,而且他們對更高倍速的需求也一直在增長。
2019-2020年,《南方都市報》曾做過抽樣調查,有68.2%的人會“倍速追劇”,59.1%的人會“倍速看視訊節目”;《新京報》也在18到40歲年齡段的受眾抽樣調查中發現,使用倍速觀看長視訊的人已經接近七成。
騰訊視訊副總裁韓志傑也在今年騰訊視訊的年度釋出會上披露,2021年騰訊視訊的2倍速使用者大幅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0%。尤其是零零後受眾中,四成使用者習慣選擇倍速。
可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壯大起來的00後受眾,比老一輩們還沒有耐性,將來倍速看劇或將成為看劇綜的常態。今年初,長視訊各個平臺已經悄悄在手機端推出了3倍速播放。優酷更是走在時代的前列,推出了4倍速播放。硬糖君這個老年人嘗試了一下,任何作品都能看出搞笑效果。
這就難怪短視訊也被迫加入“倍速的世界”。因為所有開了倍速的平臺都已經越來越“快”了,而使用者就像當初習慣了短視訊的“碎片化”一樣,如今也習慣了長視訊的“倍速”,再看你短視訊,就嫌慢了。
硬糖君也說不清,到底是“倍速”改變了觀眾的行為習慣,還是網際網路環境成就了“倍速”的進階。總之,無論長短視訊,似乎都在倍速的這條路上剎不住車了。
一方面,我們能看到長視訊內容製作端被“倍速功能”激勵的好趨勢。“注水劇”越來越少,集數越來越“瘦身”。2020年單部集數30集以內的劇有192部,佔比83%;單部集數12集以內的劇有80部,佔比35%。而根據廣電總局公佈的2021年一季度獲發行國產劇名單,共39部1271集,相當於平均集數僅為32.6集,創下多年來新低。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開始出現劇情節奏更快的電視劇。比如被稱為2倍速進展的家庭劇《喬家的兒女》,五位主角一集一個命運大變動,上集火速結婚、下集又火速離婚。相當於觀眾不用倍速,就能在每集進展足夠快的劇情中,獲取足夠多的資訊點,體驗足夠曲折的劇情。
但這樣對重點劇情缺乏鋪展的大開大合,一味追求所謂“快節奏、爽點淚點密集”,是不是也太不符合藝術創作規律,也不符合我們人類正常情感需求和現實了?
倍速世界的盡頭在哪?
儘管長視訊在“2倍速危機感”下掀起了內容端革命,但從目前結果上來看,卻還是沒能挽回使用者的流失。
據《2021中國網路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3月長視訊為首的綜合視訊使用者規模出現回落的拐點,截止2020年12月末,從7.26億降至7.04億,兩千多萬人流失掉了。
即使很努力地改變內容端供應,不斷地優化、升級倍速功能,長視訊還是沒能留住它的受眾。現在短視訊也走上了這條倍速不歸路,會殊途同歸嗎?
實際上,現在大多數短視訊開了倍速,像是開了個寂寞,完全聽不清人聲、來不及看字幕,甚至連人臉都看不清。因為短視訊的創作端在後期時,大多都已經在視訊原速的基礎上,加了倍速的播放效果。如果受眾觀看時再按2倍速播放,實際呈現的是3倍速、4倍速的效果,基本上到了人類接受資訊的極限了,什麼都看不清、聽不清了。
而且現在短視訊平臺被使用者怨聲載道的是廣告負載率(即廣告與內容的比例)。如果使用者啟用倍速看視訊,縮短了單個視訊播放時間,那麼下滑視訊的速度也會越快,遇到的廣告曝光量也會隨之增加。
據自媒體網際網路怪盜團估計,抖音在2020年的廣告負載率約為16-18%,普遍高於國外的數值,比如Facebook廣告負載率是15%。這意味著進入倍速世界的抖音,可能會加劇使用者與廣告負載率的矛盾,而廣告仍然是抖音現階段的命脈收入。
兩難之下,難怪抖音選擇鋌而走險,著力發展電商部門、提高ARPU值,試圖從阿里的領地下分走一杯羹。
技術和平臺既是為受眾提供服務的工具,卻也同時把人的欲求無限度地刺激起來,使人誤把虛假的“慾望”當成了真正的“需求”。不是出於“需求”而去倍速消費內容,只是一種機械慣性的下滑、更快下滑。長期被“高刺激閾值”環境耳濡目染,反而逐漸失去了資訊篩選和處理的能力,更不用說被大量內容始終充斥著視覺,壓根無暇思考。
在對資訊無法饜足的飢渴症中,我們更多、更快地刷視訊,長的、短的,並在停止那一刻,感到更加孤獨。